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13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加压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将本组86例欲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TKA术后将毛巾包裹的10%盐水冰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冷敷,持续24 h;对照组给予同等规格的常温软包装盐水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外敷,持续48 h;两组均于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均经静脉镇痛泵滴注吗啡行自控镇痛(PCA),疼痛难以忍受时予以肌注吗啡5~10 mg。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隐性失血量、吗啡使用情况、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膝关节活动度( ROM)以及并发症来分析膝周持续冰袋冷敷的镇痛效果。结果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冷敷的患者,其术后36 h内各时间段以及总的吗啡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第一次肌注吗啡的时间亦明显推迟。术后第6、12、24、36 h,试验组静息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1),术后24、36 h活动痛VAS评分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1)。术后24 h引流量间接显示,试验组隐性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1),患者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以及术后两周膝关节活动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在术后伤口愈合、感染发生率、血压、心率、皮疹、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的监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周持续10%盐水冰袋冷敷,有助于减少术后麻醉镇痛剂消耗量,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可以有效减少隐性出血量,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炎症及单核细胞自噬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120例HbA1c达标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计算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外周血检测血脂、HbA1c、空腹胰岛素(F...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和CD+16 CD+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分析假体的选择与手术操作技术对非肿瘤性肩关节损伤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4/2006-10在上海长征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扬州第一人民医院等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患者33例。肱骨急性近端粉碎性骨折28例:行单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17例,双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1例,全肩关节置换术3例。肱骨头缺血坏死2例、骨性关节炎3例,均行全肩关节置换术。术后9个月时22例患者参加随访,18个月时17例参加随访,30个月时5例参加随访。结果:3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例肱骨假体留置过长致肩关节上举运动痛、静止不痛,翻修术后缓解。其余32例完全不疼。②术后患者上举85°~130°,平均(98.7±6.0)°,外旋17°~36°,平均(30.0±5.7)°。内旋75°~101°,平均(82.5±4.8)°。③患者假体置位较好,除1例肱骨假体未完全插入髓腔,翻修后正常。④材料与组织的生物相容性能:符合美国FDA及欧洲CE标准。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人工肩关节假体,术中假体固定方法的选择以及术后外固定材料的佩戴对肩袖功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6.
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构建PBL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存在课时少、各论内容繁杂且知识点琐碎、逻辑性较差等特点,虽不难理解,但易混难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各论与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性,为了实现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衔接,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探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构建PBL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实施步骤、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脊髓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25.0 mg罗哌卡因、15.0 mg布比卡因及40.0 mg利多卡因进行脊髓麻醉。主要研究终点是感觉阻滞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运动阻滞的恢复时间、失败率、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术后疼痛、首次运动、排尿和出院时间以及短暂性神经系统症状(TNS)发生率。结果利多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3.1±1.7)h和布比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6.1±2.5)h均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2.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0)。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更快。罗哌卡因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排尿和出院时间均较布比卡因组患者短,而与利多卡因组患者无差异。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组患者相比,布比卡因组患者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更少。3组患者满意度、心律不齐/低血压发生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使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脊髓麻醉时,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78.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自 1998年 1月~ 2000年 6月以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 112例,并与单纯体针组 80例作对照,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参照 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脑 CT确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12例,男 72例,女 40例;年龄最小 41岁,最大 79岁,平均年龄 58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 10年,平均 8.4年;脑血栓形成 56例,脑梗塞 35例,脑出血 21例。对照组 80例,男 44例,女 36例;年龄最小 40岁,最大 76岁,平均年龄 56岁;病程最短 5个月,最长 9年,平均 8.1年;脑血栓形成 39例,脑梗塞 24例,脑出血 17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miRNA-126和血清IL-4、IFNl及IgE的影响,探讨其起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挑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挑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及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针挑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针挑大椎、肺俞、定喘、风门、肾俞、脾俞,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取材,RT-PCR法检测肺组织miRNA-126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1,及IgE水平。结果模型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挑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4和Ig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IFN-y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挑组血清IL-4和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IFN-y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壮医针挑疗法能够下调肺组织miRNA-126表达,降低血清IL-4及IgE水平,上调血清IFN-y水平,恢复IL-4、IFN-Y水平,纠正Thl/Th2失衡状态可能是其起效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0.
百合乌药运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华  柴润芳 《四川中医》2002,20(12):27-28
目的:观察百合乌药运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百合乌药运脾汤;对照组服用越鞠保和丸和吗丁林。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73.7%,对照组25%;总有效率治疗组97.3%,对照组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百合乌药运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