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颇多,然而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经过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实验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有一定优点并取得较好效果~[1]。在此基础上,我院自1991年5月至1992年8月,对15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经9个月至2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男13例,女2例。其中左侧9例,右侧6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42岁,平均34.5岁。致病原因:长期饮酒5例,长期大剂量使用或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8例,髋关节后脱位2例。病程分期:Ⅱ期6例,Ⅲ期9例。所有病人均经病理证实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42.
李安民  孙长义 《河南中医》1998,18(6):361-362
肝好宁口服液是针对乙型肝炎的湿热证型进行治疗的成药。自1993年4月~1995年8月,用于治疗该证324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回对象与方法1.回对象与分组懦况324例均为门诊收治的乙肝病人,其中男221例,女103例,男女之比为2.l:1;年龄最小5岁,最大65岁,其中20~45岁患者214例,占总例数66%;病程最短为2月,最长为20年,平均为7个月。对照组100例情况大致与治疗组相同,具可比性。1.2病例选择分型按国家卫生部1988年颁布的证型临床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肝胆湿热者,6项中具有胸胁痛、口苦、脉弦中2项及其他项者…  相似文献   
43.
色素型晶状体是一种特殊晶体,似一种茶色石头镜片或茶色水晶球,虽然带有色泽,但质地透明晶亮,因是褐黄色。很容易被误认为白内障。它与白内障的区别是:表面看虽然有三期白内障现象,但自觉视力良好,医务人员能清晰地看到患者眼底,对这类患者,我们称其为色素型晶状体,如果没有其他疾患,无需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对急性颅脑外伤的亚低温治疗的临床分析,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各种指标及颅内压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急性颅脑外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32例急性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于亚低温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血电解质、血糖、BUN(尿素氮)、脑脊液压力、心电图和SaO2(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亚低温治疗对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呼吸、心率、K^+、Na^+、CI^-、心电图、SaO2均无明显的影响;亚低温治疗后颅内压明显下降,血糖下降,血BUN升高,但BUN升高考虑与应用20%甘露醇有关。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颅脑损伤后恢复期继发脑缺血损害的治疗作用及SPECT脑血流半灌注显像对脑缺血性改变的客观评价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人87例,随机分为HBO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过程中依从递减5例,剔除研究。治疗前后行SPECT显像,对脑组织缺血范围的改变行半定量测定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BO治疗组吸氧治疗一疗程后,SPECT显示缺血范围显像明显减小(P<0.05)。HBO治疗后缺血灶数量及平均直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HBO对颅脑损伤后缺血性损害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SPECT可半定量测定脑血流的改变,可对缺血范围和对颅脑损伤恢复期HBO治疗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6.
股骨头坏死大网膜移植的实验观察贾卫斗,郭开生,祝清华,李安民,李延平,李春光,谷化平,李自强,胡世金,张吉庆,宋铁雄,朱森树作者在Azuma应用大网膜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启发下,采用杂种犬做实验,将大网膜移植包裹坏死的股骨头,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材料...  相似文献   
47.
48.
脑深部及功能区囊性胶质瘤的立体定向组织间液放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深部及功能区囊性脑胶质瘤的组织间液放疗效果.方法对3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Ⅳ级的病人行立体定向手术,在瘤内植入改良的Ommaya囊.7 d后经头皮穿刺注射131I 30 mCi进行组织间液内放疗,每10 d重复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开始第2疗程,共2~3个疗程.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CT、MRI,示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6例,恶化3例;有效率72.7%.随访6~24个月,6个月存活率96.9%,1年存活率84.8%,2年存活率66.6%.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瘤内置入改良Ommaya囊行胶质瘤组织间液近距离放疗,是符合抑制肿瘤生物学特性、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头孢唑啉钠(cefazolin)以其价格低廉、作用广泛而大量应用于临床.临床中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将其溶于大输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静滴.有文献报道,头孢唑啉钠在上述两种大输液中能完全溶解,且稳定性好,含量或效价均在合格范围内.但在本院的实际应用中偶尔出现头孢唑啉钠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出现混浊或白色沉淀的现象,经实验表明,此现象与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有关,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胶质瘤间质内放射治疗后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胶质瘤病人行131I间质内放射治疗,在治疗后6个月行MRI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随访,并行病理活检,对比分析PET与MRI影像改变与肿瘤疗效及复发的关系。结果9例18F-FDGPET显示为局部病变区葡萄糖代谢增高,肿瘤/白质(T/WM)比值为2.79±0.20;7例显示为放射性缺损,T/WM值为0.81±0.12;5例显示病变区18F-FDG浓聚无明显改变,T/WM值为1.35±0.17。其中假阴性1例,假阳性1例。MRI难以诊断放疗后脑坏死、残存肿瘤或肿瘤复发8例。与病理活检比较,PET诊断准确率为90.5%,MRI为61.9%。结论18F-FDGPET在胶质瘤间质内放疗后区分放射性坏死与肿瘤复发方面较MRI更敏感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