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正常的同种异体人红细胞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穿孔素(PFP)溶血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测定PBMC的PFP溶血活性反应系统中,加入正常人O型红细胞,效靶比为5:1~50:1。5%CO2,37℃环境反应16小时,利用上清液中靶细胞被PFP裂解后释出的Hb的过氧化物酶样作用,以OPD-H2O2为底物显色,根据显色A值大小,反应上清中Hb的多少,从而测知PFP的活性。观察人红细胞对PFP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效靶比为5~20:1时,红细胞对PBMC的PFP溶血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50:1时,红细胞作用组的PFP溶血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同种异体红细胞对人PBMC的PFP溶血活性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且随效靶比的变化而变化。低效靶比时为增强作用,高效靶比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人群不同时相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的基本规律.方法对从平原地区急进3 650 m高原前、急进高原后第3 d、第7 d第15 d及第30 d的30名健康青年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含量(DD)进行检测,并与30名世居者作对照.结果健康青年急进高原3 d后其PT、APTT出现延长,t-PA活性增高,而PAI、Fg含量降低,与平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7~30 d,其PT、APTT随移居时间延长而逐渐缩短,t-PA活性则逐渐降低,PAI、Fg逐渐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急进高原30 d后,与平原人及世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青年凝血系统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凝血与纤溶被激活,而后出现继发性纤溶受抑,凝血及纤溶的平衡被破坏,而使血液呈现高凝和继发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320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98年 8月~ 2 0 0 2年 8月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32 0例创伤性血气胸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2 0例中男 2 4 7例 ,女 73例 ;年龄1 2~ 6 7岁 ,平均 37岁。闭合性损伤1 82例 ,开放性损伤 1 38例。血气胸2 2 9例 ,血胸 5 1例 ,气胸 4 0例 ;其中双侧者 2 4例。合并肋骨骨折 1 33例 ,连枷胸 4 3例 ,肺挫裂伤 35例 ,右心室穿透伤 7例 ,膈贯穿伤 7例 ,休克 1 2例 ,胸锁关节脱位 1 1例 ,锁骨骨折 2 3例。开胸探查 35例 ,胸腹联合探查 7例 ,剖腹探查 35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 ,32 0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定肺已完全复张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新冠疫情的认知及应对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对香格里拉市1949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81.94%的学生在2020年1月初之前已知晓疫情;83.12%的学生通过电视和微信知晓疫情;9333%的学生认为病毒通过飞沫传播;94.80%的学生会通过戴口罩、不聚餐等方式进行防护;疫情相关知识的正确率为71.44%。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家庭年收入的学生对部分调查问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对疫情认知整体情况较好,部分问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学校应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完善心理疏导体系,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石斛碱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Bax/Cyt-C/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300 mg/kg,阳性对照)及石斛碱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4 h,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和再通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记录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 dP/dtmax/dP/dtmin)。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TTC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Cyt-C、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石斛碱高剂量组大鼠MAP、LVSP、LV dP/dtmax及LV dP/d...  相似文献   
17.
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科对收治的36例新生儿脐炎患者在常规抗感染静脉注射等治疗的基础上,在炎症局部用云南白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8年1月~2000年8月,我院收治新生儿脐炎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用药)34例,治疗组(处理组~外用云南白药)36例。年龄3~10d。其中男42例,女23例。本院出生5例,家中出生34例,基层卫生所(院、站)出生31例。所有患儿均脐部潮湿,有脓性或血性分泌  相似文献   
18.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创伤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在5 0 %左右〔1〕,早期诊断 ,及时处理 ,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我科于 1995~ 1999年共发生手术后ARDS 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全组男 3例、女 2例 ,年龄 49~ 6 3岁 ,中位年龄 5 6岁。胸腹复合伤胸腹联合手术后 1例 ;左肺癌行左全肺切除术后 2例 ;肺炎性假瘤肺叶切除术后 2例。发生时间在术后 2 4~ 72小时 ,中位时间 43小时。二、病情观察和ARDS诊断指标的预测术后创伤和麻醉是诱发呼吸道合并症进而发展成ARDS的主要原因。呼吸、脉博和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各种计划生育措施(人流、放置宫内节育器、雌激素类避孕药等)的广泛应用,自70年代以来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不断上升[1],其发生率的升高与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有关。由于B超、HCG测定、腹腔镜的广泛应用,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由49%提高到73%[2]...  相似文献   
20.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HPV 16,18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劲薇  李丽娟 《广东医学》2006,27(4):557-558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临床病理与人乳头状瘸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妇科门诊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139例(其中CIN 108例、宫颈癌31例),同时进行HPV16,18检测。结果 31例宫颈癌中HPV16,18型阳性表达率为58.1%(18/31),108例CIN HPV16,18型阳性率为47.2%,两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IN 1级阳性表达率最低33.4%,呈现级别越高,其HPV阳性率越高。结论 提示HPV 16,18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