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究采用“双侧垂直错位穿刺法”与“双侧水平裂隙穿刺法”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I期Kümmell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PVP治疗的I期Kümmell病患者53例,其中采取“双侧垂直错位穿刺法”治疗25例(A组),采取“双侧水平裂隙穿刺法”治疗28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及并发症情况,并记录术前与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评分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通过X线或CT检查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伤椎前缘与中线高度和Cobb角,并观察骨水泥松动或移位及伤椎再骨折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的优良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定期随访。A组较B组手术时间相当(P>0.05),骨水泥注入量更多(P<0.05);A组术中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渗入椎间盘1例、椎体前侧1例,无临床症状;B组术中9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渗入椎间盘6例、椎体前侧3例,无临床症状;A组术中骨水泥渗漏率较低(P<0.05),术后椎体裂隙及骨折线周围骨水泥分布更广泛(P<0.05);两组术中均无脊髓、椎前大血管损伤,无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VAS、ODI显著降低(P<0.05);A组与B组比较,术前、术后VAS、OD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伤椎前缘与中线高度显著增加(P<0.05),Cobb角测量值显著降低(P<0.05);A组与B组比较,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伤椎前缘与中线高度变化、伤椎Cobb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无骨水泥松动或移位及伤椎再骨折情况发生,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A组优23例、良2例,B组优19例、良9例,A组优秀率高于B组(P<0.05)。结论 治疗Ⅰ型Kümmell病时,与“双侧水平裂隙穿刺法”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双侧垂直错位穿刺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的骨水泥渗漏率更低,骨水泥分布更广泛,术后早期治疗效果相当,中期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研取骨器在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FVFG)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NF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18例(20髋),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标准:Ⅱ期9髋,Ⅲ期9髋,Ⅳ期2髋。采用自主研发并申请专利的取骨器制备股骨颈骨隧道,取腓骨行FVFG治疗ONFH,术前及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62个月,平均39个月。患者18例(20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8.60±9.19)分。手术时间280~670 min,平均381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50 mL。术后1例出现窦道、组织坏死,多次清创后治愈,其余患者甲级愈合。术后复查X片显示腓骨瓣均达到骨性融合,位置良好,末次随访结果示股骨头坏死程度改善15髋,无进展4髋,进展1髋,有效率95%,Harris评分为(89.05±6.51)分,优良率90%,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005)。结论自研取骨器可精确设计股骨颈骨道、减少骨质浪费,可辅助FVFG有效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二甲基亚砜冷冻保护剂的效果在低温医学应用中得到了大量验证,目前尚无利用微透析技术对二甲基亚砜进行检测的文献报道。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断肢再植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微透析的相对回收率。 方法:应用增量法及减量法检测体外不同浓度(2%、5%、8%)二甲基亚砜微透析线性探针的相对回收率,并进行体内校正实验,以减量法估算二甲基亚砜在兔离断肢体的相对回收率。 结果与结论:增量法检测2%、5%、8%浓度二甲基亚砜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49.49±3.56)%,(46.30±1.48)%,(52.66±2.54)%,平均回收率为(49.48±3.18)%;减量法检测2%、5%、8%浓度二甲基亚砜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50.99±6.89)%,(43.86±1.35)%,(50.67±0.75)%,平均回收率为(48.51±4.03)%,两种方法检测的二甲基亚砜微透析探针相对回收率基本相同。体内校正实验显示回收率随二甲基亚砜浓度的变化较小,平均回收率为(15.45±4.80)%。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的微透析探针相对回收率无明显差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恢复良好血供对于复合组织保存及再植至关重要,但不同冷冻方法对血管活性影响不同。目的:比较快速冷冻与慢速冷冻方法对复合组织血管内皮活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分别进行快速冷冻与慢速冷冻,快速冷冻的兔后肢直接放入液氮中,慢速冷冻组经4℃,-20℃,-80℃冷冻后再投入到液氮中,各组依次保存12h,3d,7d后快速复温,并设对照组。所有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均经甲醛溶液固定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快速冷冻组和慢速冷冻组冷冻12h,3d,7d时兔血管组织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快速冷冻组冷冻12h,3,7d时血管内皮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评分低于慢速冷冻组(P<0.05)。证实,慢速冷冻法能更好的维持复合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对小儿肱骨内髁骨折的认识,减少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陈旧性小儿肱骨内髁骨折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跌倒后左肘活动受限3月余入院,曾就诊于多家医院,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左肘关节脱位,后因左肘关节伸直受限在某院复查X线片发现左肱骨内上髁陈旧性骨折线,转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及石膏托固定,随访3个月患肢功能部分恢复。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小儿肱骨内髁骨折的认识,仔细查体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避免误漏诊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2012年6月10日与人斗殴致右小腿疼痛、出血伴活动受限5h,入院后诊断:右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急诊行MIPPO技术右胫骨外侧锁定板固定,小腿筋膜间室减压VSD植入术,下肢屈曲15°长腿石膏托固定。术后查房足趾背身良好,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良好。一周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VSD取出+植皮术,患肢更换石膏托,腘窝及腓骨小头处双侧棉垫保护,长腿石膏托伸直0°位固定,术后当日患者即感患肢麻木,考虑石膏绷带包扎过紧,松解石膏继续固定。次日查体:右足不能背伸,呈内翻、下垂畸形,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PELD主要有经椎间孔和经椎板间隙2种手术入路。经椎间孔入路代表性的技术为Yeung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和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经椎板间隙入路由Ruetten等最先报道,主要作为经椎间孔入路的补充,适用于高髂棘的L5/S1节段LDH。虽然PELD较传统手术方式具有诸多优势,但其风险和并发症不容忽视。目前,PELD相关并发症主要为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术后髓核残留及复发等。近年,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PDP)”正随着PELD手术量的增加,呈逐年增多趋势。PDP由Young等于2009年首次报道,定义为椎管内硬膜外的囊性病变,囊腔与相应手术节段椎间盘相通,囊肿压迫神经根导致术前症状复发甚至加重。Kang等于2011年首次报道了脊柱内窥镜术后的PDP病例。目前,关于PDP的文献报道较少,大部分为病例报告。PDP发生率较低,目前临床对其病因、发生机制、治疗方案等缺乏统一的认识,为该疾病的诊疗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本文围绕PDP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的复合组织中血管活性的影响,找出一种对复合组织中血管损伤最小的复温方法。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四组,切取双侧后肢(对照组为新鲜断肢取血管),三个实验组标本经梯度降温后放入液氮中保存7天。分别采用37℃水浴复温组(A组)、空气复温组(B组)、-20℃冰复温组(C组)方法进行复温。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镜观察,A组、B组内皮细胞大片脱落,平滑肌细胞变形;而C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保存较好,更接近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中,3种复温方法血管内皮中均可见VEGF及CD34呈斑片状的弱表达,-20℃冰复温组(C组)VEGF及CD34的表达更接近对照组,高于37℃水浴复温组(A组)及空气复温组(B组)(P<0.05)。结论 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的复合组织中血管活性影响不同,-20℃冰复温法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男,61岁.入院前1周工作时突感左腕桡背侧疼痛,休息后稍缓解,入院前1日晨起发现左拇指背伸无力,随即来院就诊.从事瓦工工作40余年,否认类风湿性关节炎、Colles骨折、结核、痛风等病史及外伤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工业、交通业的发展,高能量的外伤不断增多,不仅造成肢体皮肤缺损,而且毁坏深部的骨、肌肉(腱)、主干血管及神经等多种组织,特别是伴有大块骨软组织缺损时,若行简单截肢手术,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巨大痛苦.如何保肢及重建肢体功能是骨科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只有根据肢体受损的位置,皮肤软组织损伤面积大小,骨缺损的长度及位置等选取合理的手术,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