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旋毛虫肌蚴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ELIB技术观察旋毛虫肌蚴抗原(TsMLSA)与6种寄生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TsMLSA中31~100KDa,内的蛋白大部分被急性血吸虫颊人血清所识别,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仅识别其中的44/45,51/53,62/64及100KDa蛋白,小于60KDa者可与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和肝吸虫病人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以前三者为最明显,45KDa蛋白可被部分正常人血清识别,提示,旋毛  相似文献   
52.
53.
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人工诱发特异性免疫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剂量的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免疫正常小鼠,诱发其对虫卵的特异耐受性,结果显示小鼠经低剂量抗原连续皮下注射后可诱发出一定程度的低量免疫耐受性,使嗣后注入的日本血吸虫卵所引起的虫卵肉芽肿反应减弱,为利用SEA诱发宿主对虫卵肉芽肿应答的免疫耐受性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碱性磷酸酶(AKP)染色条件,观察其对宿主组织内死活血吸虫虫卵的鉴别效果。方法采用偶氮偶联法和NBT/BCIP两种AKP酶染色方法对血吸虫感染后第45 d鼠(未治疗组10只)和经吡喹酮治疗后3个月鼠(治疗组10只)的肝、肠组织内完整虫卵,冰冻切片虫卵和石蜡切片虫卵进行比较检测和分析;收集12份有近、远期变性虫卵的血吸虫病患者肠黏膜活检标本,进行虫卵染色,计数虫卵阳性数,评价两种AKP染色法对血吸虫死卵和活卵鉴定的效果。结果两种AKP染色方法对未治疗组小鼠组织内完整虫卵染色仅半数阳性,其阳性反应主要取决于完整虫卵是否裸露。未治疗组小鼠肠组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偶氮偶联染色法阳性率分别为97.72%和92.47%,NBT/BCIP染色法阳性率分别为97.65%和98.49%;肝组织两种染色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1.17%、86.55%和74.36%、95.32%。在冰冻切片中,肝、肠组织偶氮偶联检测的敏感性均低于NBT/BCIP法;治疗组两法的阳性率均为0。12份临床标本,偶氮偶联法检出1例阳性,NBT/BCIP法检出3例阳性。结论 NBT/BCIP AKP染色法可用于鉴别组织切片中血吸虫虫卵的死活,但在实际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黄芪对日本血吸虫(Sj)生长发育与其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黄芪注射液,在体内用0.25g/d和0.5 g/d两个剂量分别给Sj感染昆明鼠饮服50 d后,观察小鼠体内Sj生长发育情况,并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抗卵和抗成虫抗体、IL-6和IL-10水平。结果:对Sj的影响:体内试验结果,与感染对照组比,低量黄芪组、高量黄芪组、低量黄芪+半量吡喹酮(PZQ)以及半量PZQ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9.2%、30.3%、43.2%和35.8%,雌虫体长度减少率分别为10.49%、10.57%、33.61%和22.76%,雄虫体长度减少率分别为8.40%、15.33%、32.5%和28.52%,肝卵减少率分别为31.1%、36.0%、47.4%和46.9%。对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与感染对照组比,两黄芪组鼠血清中抗SEA抗体水平和IL-6水平降低均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芪对Sj童虫具有一定抗虫作用,并对感染小鼠可下调抗卵抗体、促炎因子的应答水平,上调抗炎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56.
摘要: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 MT)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目的核转录因子(NF-kB)以
及突触素(SYN)的表达,探讨MT与年龄相关的作用机理。方法40 只雄性B6C3F1 小鼠分为4 组,5.5 个月(年轻组)20
只,26个月(老年组)20只,年轻组和老龄组各10只为对照组,10只为MT处理组。动物每天喂以0.04 mg/kg的MT,2.5月
后取小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FAP、NF-kBp65和SYN表达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大脑中的NF-kB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长,在MT处理的老年组小鼠大脑则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SYN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MT
处理的老年组小鼠大脑SYN的表达增强(P<0.05)。同时检测胶质细胞的GFAP表达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但在MT处理
的老年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在老年鼠几乎不受MT作用的影响,但MT降
低了NF-kB p65的表达水平并提高SYN的活性,减缓大脑的老化过程,起到了保护大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为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对水牛的保护效果。20头水牛随机分为佐剂(QuilA)对照组和抗原(rSj97)免疫组。对照组仅注射QuilA,而免疫组注射QuilA加rSj97,在第0、2、15周肌肉注射。第3次免疫后两周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1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9d剖杀冲虫,计数虫数和肝卵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j97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9%(P<0.05),肝脏减卵率57.3%(P<0.01)。提示rSj97可诱导水牛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副肌球蛋白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有效针对人Dystrophin Dp71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干扰效果。方法:设计合成3对针对人Dystrophin Dp71基因的和1对无同源性的siRNA片段,在两端和中间加上酶切位点和Loop环。将合成的DNA片段插入到干扰载体pRNAT-U6.1/Neo中,经过酶切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人Dp71基因的shRNA和空白对照载体。将各干扰载体和空白载体转染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astric epithelial cells,GES-1)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HBE),Western印迹检测Dp7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干扰效率。结果:酶切和测序验证均表明各Dp71-shRNA载体构建成功。将空载体及各Dp71 shRNA载体分别转染GES-1和HBEC,和空白细胞对照及shRNA空白载体组相比,3组Dp71-shRNA能够明显抑制Dp71蛋白表达,但是3组质粒的抑制效率有一定的差异,以Dp71 shRNA2对Dp71表达的干扰效率最强。结论:成功构建了3个有效针对人Dystrophin Dp71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3组质粒都能有效地抑制Dp71在GES-1和HBEC中的表达,其中以Dp71-shRNA2的抑制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9.
应用凝胶电泳和免疫印斑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卵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水溶性抗原(JSEA、PAA)和尿素溶性抗原(JEA-u、PAA-u)进行了抗原蛋白组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特异性抗原显色主带,JSEA、JEA-u分别有8条和3条,PAA、PAA-u分别有9条和2条;其中JSEA、JEA-u分别有1条和2条,PAA、PAA-u分别有1条和2条对异种抗血清呈现交叉反应显色带。表明两种吸虫的可溶性抗原均存在共同抗原组分。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与并殖吸虫成虫抗原的交叉反应仅见于PAA,而未见于PAA-u,提示PAA-u在避免交叉反应和抗原纯化方面比PAA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60.
兔16只,各感染血吸虫尾蚴100条。感染后(pi)8周内每隔2周,8周后每隔4周作粪EPG及抗SEA水平检测。于ni12周及32周各剖杀一半动物,检查成虫数及肝卵、肠卵和粪卵数。结果:抗SEA水平与粪EPG呈正相关;粪EPG于pi32周时较pi12周显著降低,但总虫荷和雌虫数在此二时点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