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转输小鼠脾细胞对小鼠白血病(L615)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转输正常小鼠脾细胞对615系小鼠白血病(L615)攻击的保护效应。如果在攻击前7天转输,五种具有不同遗传学背景的正常小鼠脾细胞都有明显的保护效应;但若在攻击前28天转输,其保护效应则因供者品系而异;随着E/T(效应细胞数/肿瘤细胞数)比值降低其保护效应也有降低的趋势。如果将相同数量的正常小鼠脾细胞装入扩散盒,然后将其植入小鼠腹腔,则不能诱导保护效应。转输正常肾细胞或注射正常脾细胞匀浆对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也无任何保护效应。实验组大多数存活小鼠都能耐受剂量递增(10~4—10~6)的L615白血病细胞的反复攻击。在继承性化学免疫治疗实验中这些存活小鼠的免疫脾细胞能延长晚期L615病鼠的中位存活时间,甚至能使50%(5/10)的小鼠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72.
本实验研究了家兔发生失血性休克前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及其与肺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后红细胞压积下降,肺含水增多,红细胞压积和肺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3.
抗CD3单抗TCR/CD3复合物中的CD3分子相互作用,通过信号传导系统引起T细胞功能的不同变化,如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诱导无反应性(unresponsiveness)和细胞凋亡。但抗CD3单抗这几种性质不同,看似矛盾的作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及规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们在研究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人CD3AK过程中,观察到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凋亡共存的现象。(1)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法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如细胞数扩增,~3H-TdR掺入和介导细胞毒活性等;(2)形态学检查表明同一培养体系中不仅可检测到活化增殖的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也可检测到凋亡的细胞(这些细胞体积小,核缩小甚至断裂,染色质边集,细胞膜及细胞浆向表面突出及崩解形成凋亡小体等),它们都具有淋巴细胞的特征。(3)在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后10小时检测不到凋亡的特征性DNA片段,第4  相似文献   
74.
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是用抗CD3单抗(Anti-monoclonal antibody,Anti-CD3 mAb)激活的一类杀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在CD3AK诱生扩增过程中除抗CD3单抗外也需要rIL-2作为生长因子,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5.
本实验采用T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蛋白A(ConA)在体外刺激正常小鼠脾细胞,并用rIL-2扩增培养,获得了具有MHC非限制性杀瘤活性的杀伤细胞(ConA-LAK),探讨了其杀瘤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先用ConA刺激预培养24小时的小鼠脾细胞,然后加用rlL-2,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增殖.(2)ConA-LAK介导MHC非限制性杀瘤活性,可杀伤YAC-1(NK敏感),L929(TNF敏感)和MHC-1类抗原阴性的  相似文献   
76.
采用榄香烯复合瘤苗治疗615系小鼠乳腺癌和小鼠肝癌Hca的高淋巴道转移亚系。Ca761和HCa-F的生长均受到抑制;结果提示榄香烯复合瘤苗对MHC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都可能有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77.
榄香烯复合瘤苗主动免疫的抗肿瘤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我们研制的榄香烯(elemene)复合瘤苗主动免疫抗瘤效应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可能关系,本文首先观察、比较厂榄香烯或/和热休克复合瘤苗主动免疫的抗瘤效应.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药品和试剂1%榄香烯注射液(批号940823,大连金港制药).25%戊二醛(E Merk).RPMI 1640全培基(Gibco RPMI 1640含15 mmol/L Hepes,2 mmol/L谷氨酰胺、常规量抗菌素、2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1.2 实验动物和瘤株BALB/c系小鼠(H-2~d)和异基因型小鼠腹水型肝癌H22(H-2~-)高淋巴转移亚系以及615系小鼠(H-2~k)和其同基因型L615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均由本室常规传代、保种.实验动物体重20~26g,按体重分类后随机分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1.3 瘤苗制备和主动免疫实验  相似文献   
7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肿瘤抗原冲激的DC作为一种新型瘤苗颇受研究者的重视.本实验中我们选择小鼠肝癌H22的高淋巴道转移亚系HCa-F(H-2~-)为主要肿瘤模型,采用榄香烯瘤苗可溶性上清冲激小鼠脾脏DC,研究抗原冲激的DC对HCa-F的免疫保护作用及机制.主要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①从未处理的HCa-F细胞及其榄香烯瘤苗中提取可溶性上清冲激正常小鼠脾脏DC,所得DC分别称为HCa-F上清冲激的DC和瘤苗上清冲激的DC(以下简称HDC和TDC).②转输HDC或TDC(5×10~5个细胞/只)给正常615系小鼠,7d后用HCa-F(5×10~5个细胞/只)攻击,观察小鼠瘤重及存活时  相似文献   
79.
榄香烯复合瘤苗冲激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来源于骨髓.在小鼠、大鼠及人的骨髓中均含有许多DC前体细胞,经体外培养能生成具有典型形态、表型及功能的非成熟的DC,抗原能使非成熟的DC转变为成熟的DC,成熟DC能表达高水平多肽-MHC复合物及共刺激分子CD86(B7-2)及CD40等,能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L-12),能有效地将抗原提呈给初始型T细胞并使之激活.  相似文献   
80.
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与HSP70BCG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Hca F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 (HSP70 HTCV)和卡介苗HSP70 (HSP70 BCG)对小鼠腹腔或脾脏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分析HSP70 HTCV诱导抗瘤免疫作用的机制。方法 :给正常BALB C小鼠腹腔注射HSP70 HTCV 或HSP70 BCG ,共 3次 ,并用多聚甲醛固定的Hca F细胞体内冲击。收集腹腔和脾脏的巨噬细胞 ,并用HSP70 HTCV或HSP70 BCG 体外再致敏 ,用MTT法测细胞毒活性、细胞的增殖和分泌TNF的能力 ,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 :用HSP70 HTCV 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Hca F的细胞毒活性强于用HSP70 BCG 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 (4 2 7%VS 31 0 % ,P <0 0 5 ) ;用HPS70 HTCV 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分泌TNF的能力高于用HSP70 BCG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 ,细胞培养上清对L92 9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 5 7 4 %和 35 9% (P <0 0 5 ) ,脾脏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的变化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免疫巨噬细胞的上述功能均高于未经免疫的对照小鼠的巨噬细胞 (P <0 0 1) ,而三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改变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HSP70 HTCV 或HSP70 BCG 免疫都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 ,但HSP70 HTCV免疫诱导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