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0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分析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在循环毒毒蛇咬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循环毒毒蛇咬伤患者108例,根据国际蛇伤诊断标准分为轻度蛇咬伤组82例与重度蛇咬伤组26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蛇咬伤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偏低(P<0.01);细胞因子IL-4、IL-6、IL-10、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蛇咬伤组两两比较,重度蛇咬伤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轻度蛇咬伤组(P<0.05),IL-4、IL-6、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蛇咬伤组(P<0.05)。结论循环毒毒蛇咬伤患者中存在有明显的T淋巴细胞数量的改变和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紊乱,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2.
结直肠癌(CRC, colorectal cancer)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2年全球肿瘤数据统计,其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在女性中排名第二,是人类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以往认为,CRC在中国的发病率相对偏低,但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CRC在中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大城市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整个东亚地区CRC的发病率已经逐渐接近于北美地区。2013年的中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CRC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食管癌,成为目前消化系统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数据统计显示,中国CRC的发病率居于胃癌和肝癌之后,但是根据标准人口测算时,我国CRC发病率趋势居于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饮食结构的持续改变,CRC的发病率将进一步升高,很可能超越胃癌和肝癌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此,降低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从正常黏膜转变为晚期恶性肿瘤,中间会经历息肉、腺瘤、上皮内瘤变和早癌等多个病理过程,中间期限达15到20年,如果能及时这段时间内进行筛查,发现这些早期癌前病变,就能够大大的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CRC的预后与诊治的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但是,我国CR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却一直偏低,不仅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日韩等国也有不小的差距,早诊早治的意识严重偏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来支撑和反映我国CRC的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33.
黄方军  刘阳  潘敏  王晓宏 《安徽医学》2020,41(4):470-472
目的 观察一次性切开根治术与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研究组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3日肛门疼痛程度及术后3月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肛周脓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日,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27,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78,P<0.05)。结论 一次性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被动凝集(PP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PPA、ELISA法检测90例成人CAP患者的MP抗体及MP-IgA、MP-IgM、MP-IgG抗体并进行分析。结果 PPA法检测MP抗体阳性率为72.2%(65/90),ELISA法检测总抗体阳性率为50.00%(4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MP-IgA阳性率为26.7%(24/90),MP-IgM的阳性率为22.2%(2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一致性(Kappa=0.520);MP-IgG阳性率为37.8%(34/90),与MP-IgM、MP-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滴度越高,ELISA法MP-IgA、MP-IgM阳性检出率越高。结论 ELISA检测MPIgA、IgM、IgG联合PPA检测MP抗体效价可以提高CAP诊断的准确性,对早期诊断成人MP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BPH与血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BPH的患者资料.年龄55 ~86岁,平均70岁.其中术前3个月内未服用影响血糖、血脂等代谢水平药物的患者65例,分析患者前列腺总体积、年均增长率与血糖、血脂、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关系.73例患者按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MS)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前列腺总体积、年均增长率、血PSA等临床指标. 结果 65例BPH患者前列腺总体积为(58.76±25.96) ml,年均增长率为(1.32±0.89)ml,空腹血糖为(4.99±0.7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36±0.39) mmol/L,血tPSA值为(5.99 ±8.30)μg/L.按患者前列腺总体积分组后统计分析显示空腹血糖(F=4.63,P=0.0060)、血tPSA值(F=4.83,P=0.0044)、体积年均增长率(F=62.98,P=0.0001)随前列腺总体积增加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F=5.32,P=0.0025).对前列腺总体积控制后仍显示前列腺总体积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 =0.48,P=0.0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26,P=0.0353).73例患者中合并MS者20例,血tPSA(6.52±5.28) μg/L、前列腺总体积(79.41±38.24) ml、年均增长率(1.86±1.14)ml,无合并MS者分别为(3.95±3.77) μg/L、(54.98±20.94)ml及(1.23 ±0.80) 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253;t =2.65,P=0.0147;t=2.22,P=0.0360). 结论 BPH患者前列腺总体积及年均增长率、血tPSA与血糖、血脂等代谢水平有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合并MS者前列腺临床进展特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影响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康复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改良的Bathel指数对42例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4~6周进行ADL评定.结果 既往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首次发病者ADL的恢复较好;无肩痛、无肩关节半脱位、无感觉障碍、能主动进行生活自理且对康复有信心者ADL恢复较好.ADL的恢复无性别差异;是否有语言沟通障碍对ADL恢复无影响.结论 做好早期康复,加强感觉功能训练;加强对患者24 h的生活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37例,均行手术治疗。对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537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医院感染61例,感染发生率为11.36%;61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61.25%、革兰阳性菌24株占30.00%、真菌7株占8.75%;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均75%;主要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均8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个月、吸烟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分离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术后医院感染受多因素影响,故应采取防范措施,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同时应根据病原菌分离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8.
方军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519-520,500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胆固醇(Ch)和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检测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价值。方法检测54例恶性腹水、48例良性腹水中CEA、CA199、Ch和ALB水平,同时在±0.5h内检测血清ALB,计算SAAG。并计算CEA、CA199、Ch和SAAG诊断性能指标。结果恶性腹水CEA、CA199、Ch和SAAG检测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从敏感性和有效率看,均以Ch最高,CA199最低,但CA199特异性为100%。CEA+CA199+Ch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100%。结论CEA、CA199、Ch和SAAG检测对良恶性腹水具有鉴别价值,CEA+CA199+Ch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向阳  方军  杨力 《江西医药》2014,(8):710-712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疗法在内镜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内镜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每2周对患者进行1次内镜下的硬化剂的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强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其食管静脉曲张的转归状况。结果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注射点溃疡的发生率(62.86%)显著低于对照组(91.43%);在内镜检查中对照组患者溃疡渗血的发生率(28.57%)显著高于观察组(5.71%);对照组患者其静脉曲张平均的消失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但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其在内镜下接受硬化治疗并辅助给予强化营养疗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局部血管的闭塞,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40.
向阳  冷芳  方军  杨力 《江西医药》2014,(12):1453-145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上消化道SM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US诊断上消化道SMT的符合率,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SM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EUS诊断上消化道SMT符合率为90.81%;EMR手术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88.461%,ESD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95.65%。结论 EUS对上消化道SM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上消化道SMT的性质,为安全、有效治疗上消化道SMT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