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3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彭明  刘亚非  林一勤  肖章武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959-961,104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减轻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B、C组禁食lh后经口一次灌胃百草枯75 mg/kg制作PQ大鼠肺纤维化模型,A组经口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组造模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000U/d,同时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万U,共14 d,A、B组给予0.2 ml/d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分别于造模后1、3、7、14、28 d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并取肺组织做HE染色.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清TGF-β1第3天始明显升高(P<0.01),血清MMP-9于第7天逐渐上升(P<0.05),第28天明显升高(P<0.01);与B组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MMP-9水平下降,至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出现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TGF-β1在第14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P<0.01).B组于造模后早期即出现肺泡壁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等,14 d肉眼可见肺表面溃疡形成,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成纤维母细胞、肌纤维细胞增生,肺泡塌陷;C组于14 d时镜下可见有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较B组轻,肺纤维化程度也有所减轻.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可减少MMP-9的合成,从而减轻大鼠纤维化程度,其途径可能通过减少TGF-β1的合成.  相似文献   
332.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手术失败及术后再脱位原因.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了32例(37髋,男11髋,女26髋,首次切开复位平均年龄4.6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后未复位或再脱位患儿,包括:单纯切开复位者4髋, 切开复位加Salter截骨手术者18髋, 切开复位加Pemberton截骨手术者4髋,切开复位加Chiarii截骨者6髋, 切开复位加臼盖成形术者3髋, 术式不明者2髋.经X线片明确诊断后再次进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 依据病史、影像学资料及再手术时的发现,综合分析复位失败和再脱位原因.结果 32例(37髋)再手术复位成功率100%,经6个月至10年随访(平均4.3年), 显示中心性复位30例35髋,残留髋臼发育不良2例2髋,依据周氏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功能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优27髋,良6髋,差4髋,优良率89.2%.结论 髋关节切开复位手术失败或术后再脱位原因包括:术中误将假臼当真臼进行复位、手术指征及术式掌握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技术不娴熟或髋臼因素(如后缘缺乏)等.只有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的技巧,并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才能有效减少再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3.
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索朗  彭明惺  刘利君 《华西医学》2001,16(4):494-494
患儿 ,男 ,1 1岁 ,8个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腰部持续性钝痛 ,活动后加重 ,伴乏力 ,纳差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腰椎前弓消失 ,腰肌张力高 ,腰 3椎旁处压痛 ,无明显棘突畸形 ,会阴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 :心肺未见异常。腰椎X线片检查 :腰 3椎体溶骨性病损 ,轻度压缩 ,椎旁无明显软组织肿胀阴影。CT腰 3椎体、椎弓根均有溶骨性破坏 ,并累及右侧腰大肌肿胀 ,报告为腰 3结核。行抗结核治疗试验 ,3个月后一般情况明显好转 ,腰痛明显减轻。再行X线照片发现左髂骨、双耻骨及…  相似文献   
334.
不同年龄儿童肘部的超声检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童的骨关节损伤中.肘部的骨骺损伤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为此.笔者对儿童肘部断层解剖及超声检查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儿童肘部超声解剖特点并初步应用于临床.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5.
目的观察经皮耳缘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模型心肌结构重塑、电重塑及凋亡的干预作用, 并探讨这种作用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对SD大鼠建立动静脉瘘后2周使用结扎的方法封闭动静脉瘘, 在短期内增加心脏容量负荷从而构建大鼠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 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封闭组(AVF+L)、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封闭+经皮耳缘迷走神经刺激组(AVF+L+tVNS)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封闭+经皮耳缘迷走神经刺激+乙酰胆碱M2受体拮抗剂使用组(AVF+L+tVNS+M-)。AVF+L+tVNs组在AVF+L基础上进行经皮耳缘迷走神经刺激。AVF+L+tVNS+M-组在AVF+L+tVNs组基础上每天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M2受体拮抗剂美索曲明(0.5 mg/kg)。通过心脏超声仪和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获得各组大鼠心脏结构重塑及电重塑的相关参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破坏、细胞排列紊乱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缺口末端标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