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6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和意义以及脉冲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其中行PHVHF患者25例。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和d5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为(0.39±0.23%);脓毒症组为(1.72±0.59%);严重脓毒症组(2.72±0.22%);脓毒性休克组(3.55±0.51%),后3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脓毒症组CD3^+、CD4^+和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患者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PHVHF能更有效地降低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表达(P〈0.05),上调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论:CD4^+CD25^+Treg细胞在脓毒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随病情加重,免疫抑制加强。PHVHF可调整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其免疫抑制状态,可作为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小剂量氟哌利多和安定在钳刮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实施无痛钳刮术的患者98例,静脉应用小剂量氟哌利多和安定予以镇痛,观察术中是否需要辅助其他麻醉药物、麻醉诱导时间、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观察术中体动情况、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患者的呼吸、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静脉应用小剂量氟哌利多和安定在钳刮术中的镇痛效果良好,使手术顺利地完成,术中无需追加氟哌利多和安定用量,镇痛满意率98.97%,体动表现满意率100.00%,术中患者呼吸、血压平稳,降低了流产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静脉应用小剂量氟哌利多和安定在钳刮术中镇痛效果良好,麻醉镇痛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方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病原菌清除率、病程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免疫增强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等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和WB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体温和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CT、CRP及IL-10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PCT、CRP及IL-10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药物方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可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提高病原菌清除效果,加快病情康复进程,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恐惧疾病进展在肺癌患者配偶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新疆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65例肺癌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希望水平、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23.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程序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共有162例肺癌患者配偶完成研究,HHI总分为(26.28±2.90)分,FoP-Q-SF总分为(43.74±4.68)分,QLQ-C30总分为(55.29±14.26)分。相关分析显示,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r=0.541,P<0.001)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r=-0.469,P<0.001);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r=-0.574,P<0.001)。希望水平对生活质量有显著正向效应(β=0.428,P<0.001),并通过恐惧疾病进展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12%。结论希望水平对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恐惧疾病进展在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5.
96.
97.
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CD4 4v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2例非小细胞肺癌、6 6例淋巴结转移癌和 115例正常肺组织CD4 4v6表达的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CD4 4v6阳性表达率为4 8 4 8% ,高于正常肺组织 17 39%的阳性表达率。CD4 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有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组、TNMⅢ期患者、直径 >3cm的肿瘤和鳞癌CD4 4v6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Ⅰ期和Ⅱ期患者、直径≤ 3cm的肿瘤和腺癌。淋巴结转移癌CD4 4v6阳性表达率高于肺原发癌。CD4 4v6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CD4 4v6阳性表达预示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可作为一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潜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8.
血清PRL和抗心磷脂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严重困扰育龄期妇女的妇科疾病,也是导致妇女不孕的原因之一。目前,EMS导致不孕的机制尚不清楚,免疫内分泌学异常可能是重要原因,其中泌乳素水平增高起着重要作用,泌乳素可通过干扰中枢—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影响受孕,但是否存在ACA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脐血和新生儿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征及其意义.方法以18份脐血和9份新生儿外周血为标本,细胞膜表面抗原采用单抗直接标记法,检测胞内抗原(CD152、FoxP3)时先标记膜表面抗原,固定破膜后再标记胞内抗原,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脐血和新生儿外周血中的CD4 CD25 T细胞显示为独立的细胞群,脐血中该群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为(9.26±2.43)%,新生儿外周血中的比例则为(9.35±2.30)%;在表型方面,大部分是CD45RA 的细胞,同时表达CD62L、胞浆内的CD152,也表达FoxP3,CD4 CD25 FoxP3 占CD4 T细胞比例为(1.92±0.28)%.结论 脐血和新生儿外周血中存在着一群单纯且水平较高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它们可能在发挥对母体非遗传性抗原的耐受及防止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对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直肠癌需行根治术治疗患者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予以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生命体征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术中和术后指标(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快,焦虑抑郁程度低,并发症少,满意度较高,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