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带有未知时变噪声的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详细研究了基于有限差分和未知时变噪声估计器的扩展Kalman滤波器算法。仿真结果发现,该算法具有滤波精度高,数值计算稳定等优点,但系统状态估计对初始误差较敏感。  相似文献   
52.
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变化的关系,对56例COPD患者进行了血浆皮质醇(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测定。并依年龄组(37~59岁,60~75岁)及男女性别不同进行了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年龄组32例单纯COPD患者F显著降低(P<0.05),ACTH增高(P>0.05),24例合并肺心病患者F显著增高(P<0.05),ACTH降低(P>0.05),合并肺心病组与单纯COPD组相比较F显著增高(P<0.05),血浆ACTH60~75岁年龄组显著降低(P<0.05),而37~59岁年龄组降低不明显(P>0.05)。男性COPD组与正常组相比较F显著降低(P<0.05),ACTH增高(P>0.05),合并肺心病组较正常组及COPD组均为F显著性增高(P<0.05),ACTH显著性降低(P<0.05)。但女性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肺心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并不低下。ACTH降低可能与F对ACTH的负反馈作用有关。女性COPD患者此变化不明显。在COPD向肺心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男性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素起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门静脉及其主根的局部联属的一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在100例成年尸体中,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组成者,占94%;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共同组成者,占6%。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联合成门静脉处,呈三脚架型者最多,占69%。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脾静脉者占55%,注入肠系膜上静脉者占39%。胃左静脉注入门静脉者占53%,注入脾静脉者占42%。 2.门静脉的平均长度为5.1厘米,其上、下端的平均管径均为1.7厘米。肠系膜上静脉止端管径平均为1.5厘米。脾静脉的管径,在起、止端平均均为1.1厘米。 3.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交叉者,占90%;大致相平行者,占10%。胆总管位于门静脉的右侧者占55%;位于右前方者占16%;余29%之例初位于门静脉的右前方,继位于门静脉右侧。门静脉上1/3段的前方全有动脉跨过;中1/3段前方有动脉跨过者占98%;下1/3段前方有动脉跨过者占40%。脾静脉位于左肾静脉的前方,两者的近侧部重迭,占39%。  相似文献   
55.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闭经与染色体异常特别与性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对25例闭经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探讨闭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对55例中国成人胸导管另加65例胸导管胸段进行了观察和测量。1.乳糜池的出现率为54.5%,以纺缍形最多。根据三淋巴干汇合成乳糜池的形式不同而分为三型,其中以三干直接汇入池者最多(53.3%),无乳糜池者(45.5%)也可分为五种型式。2.胸导管的胸部以正常型最多(97.5%),另有双干型、分叉型和右位型各1例。3.胸导管颈段单干单开口最多,共39例。胸导管颈段弓形最高点以平第七颈椎平面最多(76%)。胸导管以汇入左静脉角占多数(56.5%)。测量了乳糜池的长、宽径和胸导管两端的口径,以及胸导管汇入处附近的大静脉的口径。  相似文献   
57.
股深动脉及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西南地区400例(男298、女102)成人尸体观察了股深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情况,据此将股深动脉分为六型,深全干型为常见型,占63.5±2.41%;深外干型、深内干型次之;深孤独干型为少见型。各型的出现率与国内的报导基本一致;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也无差异;中国人与欧美人之间深全干型、深外干型出现率有明显差异。本文未发现各型股深动脉之间存在男女性的差别和左右侧的差别。股深动脉以起源于股动脉的后侧壁最多,占45±2.48%。本文测量了股深动脉起点距股动脉起点的距离,其中深全干的距离在男性为3.38±1.038厘米;在女性为2.49±0.939厘米。在100例标本测量了股动脉和股深动脉、旋股动脉的管径,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处的管径,平均为0.95±0.211厘米;股深动脉的管径,平均为0.71±0.108厘米。本文在369例标本中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和降支与隐神经和股内侧肌神经的关系。动脉与神经的关系可分为10种型式。股内侧肌神经通常分为近侧支和远侧支,此二支神经与动脉的关系有时并不一致,此点尚未见其他作者报导。在287例标本上观察了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的平面与股深动脉起点平面的关系,以大隐静脉末端低于股深动脉起点的为多数,占48.8±2.95%。从296例标本中发现10例深内干或旋股内侧动脉跨过股静脉的前面。  相似文献   
58.
冯娜  付卫国  张凡  常永霞  张素贞 《河北医药》2011,33(21):3231-3232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浆E-选择素(E-selectin)、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AS患者血浆E-selectin、IL-6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selectin水平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6965,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0.5867,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7368,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8004,P〈0.01)之间存在相关;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0.6599,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8981,P〈0.01)之间存在相关;E-selectin、IL-6之间存在正相关(r=0.8874,P〈0.01)。结论检测AS患者血浆E—selectin、IL-6的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治疗“难治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例经其它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给予口服利福昔明200mg,qid,疗程3-5天。治疗前后均行细菌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全部治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福昔明胶囊治疗“难治性”细菌性痢疾疗效确切、安全,且口服应用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与研究曲安奈德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使用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炎症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月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炎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曲安奈德应用于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炎症、减少并发症和远期复发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