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氟化物对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过量的氟化物可影响人体发育的每个时期。氟能否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研究始于30年代,尽管资料不多且结果各异,但大多数结论是肯定的。直到70年代末,氟能否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大量的人体及动物实验研究均已证实,氟化物能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对其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为便于了解有关方面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82.
厄贝沙坦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23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d+胺碘酮0.2g/d,对照组23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只服胺碘酮0.2g/d,随访一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第一次复发间隔、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复发性间隙: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发作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持续时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叭沙坦联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优于单用小剂量胺碘酮。  相似文献   
83.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将85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对照组40例,口服美西律,一次0.2g,一日3次。治疗4周后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8.9%,对照组为55.O%,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改善症状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早搏疗效好,与美西律比无明显差异,无毒副作用,对改善临床症状优于美西律。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在一种新型的猪胶原基真皮支架(PCDM)上的粘附生长特性,探讨提高异种真皮支架细胞相容性的方法。方法:分别在PCDM乳头层面和网状层面种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于接种后1、7、14d通过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在PCDM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早期在乳头层真皮面的粘附优于网状真皮面,而晚期更多的网状真皮面可见到细胞形成复层并长入基质内部。结论:PCDM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与异体真皮最为接近的天然真皮支架,改良生产工艺以及去除基底膜和真皮乳头层可提高其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85.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严重度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RV)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范围及程度之间的关系。观察HRV减低的较可靠标准值。方法:利用24h动态6心电图记录测定HRV时域指标(SDANN),对151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狭窄者较冠状动脉正常者HRV减低明显增加(P〈0.01);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范围广者较单支狭窄者HRV减低明显增加(P〈0.01);冠状动脉狭窄Ⅳ、Ⅴ级者又较Ⅲ级者明显增加(P〈0.01)。HRV减低的较可靠标准为〈98ms。结论:HRV作为一种测量人体心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活性水平及均衡性变化的有效指标,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监护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CLD)是早产儿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逐渐增加,CLD已成为新生儿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7.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十年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丙酮尿症(PKU)是因机体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儿出生时大都正常,无特异临床表现,出生3 个月后开始出现智能发育迟缓,并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导致患儿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及智力障碍.而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目前早期诊断治疗PKU 患儿最有效的措施.大庆市人民医院作为黑龙江省新筛中心所属分中心--大庆新筛中心,自1999 年10 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将筛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8.
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深入,尤其是硒(Se)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更令人瞩目。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发现了硒元素,1957年美国科学家Schwarz和Fohz发现从酿酒酵母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因子Ⅲ(Se)能够预防大鼠膳食性肝坏死,并提出硒是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1973年采用示踪技术证实,硒是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基本组成成分,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硒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硒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其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尤为突出,1973年我国学者首先提出硒与克山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此揭开了硒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序幕。  相似文献   
89.
关于地方性氟中毒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量氟对机体所致的损伤是全身性的,可以认为,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综合症。但迄今为止,由于缺少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可依据的客观指标,在临床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上仍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在众多的受损器官中,只有牙齿和骨骼可依据其特殊的体征和骨X线影象,确诊为“氟班牙”或“氟骨症”,亦是诊断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依据。非骨相损害与氟中毒的因果关系较难确定,因非骨相损伤的出现早于氟斑牙和氟骨症,故诸学者正式图寻找一种特异指标,作为早期诊断氟中毒或氟骨症的依据。综合各家之长,将有关资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重度凹陷畸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12例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患者,Ⅰ期切取腹部真皮-脂肪组织块,填充于面部凹陷区,半年后进行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其中3例重复注射3次,6例2次,3例1次.每次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照片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于Ⅰ期移植术后出现血肿予以清除.随访6个月至2年,面部凹陷改善均较满意.结论 游离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