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研究微小RNA-133b(miR-133b)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心肌成纤维细胞(CFs),采用CCK8检测过表达及敲低miR-133b时细胞增殖情况,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水平;生物学软件预测miR-133b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33b与靶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 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33b mimic后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26.219,P=0.000),转染miR-133b inhibitor后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6.738,P=0.003)。转染CFs 21、45、69、93和117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33b mimic组CF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miR-133b inhibitor组CFs增殖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33b后,CTGF(t=9.213,P=0.001;t=8.195,P=0.001)、α-SMA(t=6.511,P=0.003;t=4.434,P=0.011)、collagenⅠ(t=3.172,P=0.034;t=4.053,P=0.015)及collagen Ⅲ(t=6.404,P=0.003;t=5.319,P=0.00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敲低miR-133b后,CTGF(t=9.439,P=0.001;t=14.100,P=0.000)、α-SMA(t=4.519,P=0.011;t=4.377,P=0.012)、collagenⅠ(t=5.966,P=0.004;t=5.514,P=0.005)及collagen Ⅲ(t=4.622,P=0.010;t=4.996,P=0.00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共转染miR-133b mimic和W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W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t=5.654,P=0.005),共转染miR-133b mimic和MU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MU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724)。结论 miR-133b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CTGF来影响CFs的活化增殖,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2.
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kommerell's憩室是较为少见的畸形,发生主动脉夹层则更为罕见,文献中鲜有大宗病例报道。2014年本院收治1例在上述畸形基础上发展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结、直肠癌多见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但青壮年亦常有发生,临床上常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我院近年误诊青年结、直肠癌9例,为吸取经验教训,现将误诊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均为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2例,2~6个月者5例,7~12个月者2例。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7例伴里急后重,5例脐周及左下腹压痛。便血2例,脓血便6例,粘液血便3例,腹部肿块2例。误诊疾病:7例误诊为肠炎、菌痢,2例误诊为痔疮。手术诊断:乙状结肠癌5例,直肠癌4例。病理检查均为腺癌。  相似文献   
5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加之多种诱发因素的存在,合并心力衰竭(心衰)者多见,临床治疗常以西药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来纠正心衰,因不良反应大,且易复发而影响疗效。我院内科1994年7月~1997...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皮下泵(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对原发性晚期肝癌的价值。方法将本院1996年~2002年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3组:Ⅰ组20例,行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Ⅱ组1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Ⅲ组14例,行门静脉灌注化疗。3组化疗方案、剂量和间隔时间均相同。结果3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0.0%,50.0%和28.6%。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5.0%;56.3%,31.2%;50.0%,28.6%。结论肝动脉加门静脉双泵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独门静脉化疗;而与单独肝动脉插管化疗的效果比较无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应用华法林(WAR)与左心耳封堵术(LAAO)治疗在卒中预防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LAAO组,并以同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WAR组。在每位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内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均无体循环栓塞、心血管死亡及脑卒中等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LAAO组病人手术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成功率100.0%;术后出现5例残余分流,分流量依次为2 mm、1 mm、1 mm、3 mm、2 mm,术后3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均消失。LAAO组术后无大出血、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仅有4例出现包心积液,及时予以保守对症处理后,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消失。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均无死亡、心脏压塞、器械相关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3个月后出血事件及1年内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9.3%,均明显低于WAR组的16.7%、27.8%(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在出血类型上,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AF应用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但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57.
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单一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水生生物毒理实验研究剂量和毒理学终点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初步揭示氯代苯类化合物致毒机制。[方法]以氯代苯类化合物为测试毒物(包括一氯苯、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和1,2,4-三氯苯),以斑马鱼胚胎为测试对象,进行单一急性毒性测试。实验选用24孔细胞培养板作为胚胎染毒实验容器。从胚胎染毒开始间隔4h显微观察,记录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单一急性毒性效应(包括致死效应和亚致死效应),描述相应毒理学终点的变化情况,直至72h结束。[结果]通过实验测出氯代苯类化合物各毒理学终点的EGo值,例如4h胚胎发育终止EC50值(mg/L):1,2,4.三氯苯为24.72,对二氯苯为76.47,间二氯苯为77.35,邻二氯苯为86.31,一氯苯为89.43等;大量数据显示其毒性大小依次为:1,2,4.三氯苯〉对二氯苯〉间二氯苯〉邻二氯苯〉一氯苯。[结论]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大小与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取代基数量多少以及取代位置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取代基数量越多其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58.
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儿童, 传染率较高且持续时间长, 以咳嗽、咽痛、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肺功能, 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威胁[1].临床上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但长时间的药物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影响治疗效果[2].氨溴索是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具有润滑呼吸道及祛痰作用, 可降低患儿的耐药性[3].鉴...  相似文献   
59.
60.
以历代本草著作、近现代专著及现有标准为基础,考证山慈菇进行本草及文献,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考证山慈菇基原在唐宋时期较明确,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的假鳞茎;明代之后增加老鸦瓣(光慈姑)、丽江山慈菇(地方习用品)等来源,直至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将异科异属植物黄独作为山慈菇药材来源,表明古时山慈菇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较多,且品种混乱不清,混伪品较多。近代逐步确定山慈菇基原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基原规定一致。山慈菇历代以江苏、浙江为佳,之后产区扩大至江西、湖南、广西,近代推崇四川、贵州地区所产;多在夏秋6—8月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以假鳞茎入药,炮制品多为生品。经产地及市场调查发现,山慈菇商品均为统货,未分规格等级。由于现有标准未规定含量测定指标,且山慈菇药材伪品、混用品及地方习用品较多,亟须明确其特征性品质指标,同时结合商品规格等级,进一步提升山慈菇药材的质量标准,以促进药材整体的优质优价,有效地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