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Dieulafoy病变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临床上常以无先兆的突发性大呕血为特征,病人容易出现休克,处置不当可致死亡。近年来随着内镜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似呈明显上升趋势。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Dieulafoy病变23例,现就其发病情况、胃镜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2.
目的 :观察尼群地平 (nitrendipine)和卡托普利 (Captopir)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代谢的影响。结果 :两药均为有效的降压药物 ,且合用时降压作用增强。两药均可降低血清果糖胺 ,尼群地平可降低餐后 2 h胰岛素而不升高血糖 ;卡托普利可降低血糖和血尿酸。结论 :两药对总胆固醇、甘油三脂、HDL、L DL 和尿素氮 ,肌酐均无明显影响 ,也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03.
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其抗菌范围与青霉素相似而稍广,对某些 G~-杆菌特别是肺炎支原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毒性低,还可适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及耐药的患者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红霉素的副作用亦很常见,其中静滴时主要有胃肠道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痉挛,我们根据654—2和司迈特的药理特性联合应用以减轻或阻止其副作用的发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因患肺  相似文献   
404.
目的:对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位移趋势研究。方法:在已建好的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加载,对上颌骨复合体各标志点的位移趋势进行研究,并比较三种不同加载方式对颅上颌复合体的影响。结果: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时,除前后向有明显位移趋势外,在横向和垂直向方面上颌结节处还有明显地向外向下的位移趋势,三种不同加载方式对上颌骨复合体各部位的位移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后向牵张成骨时,应尽量注意上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以及上颌牙弓的形变。  相似文献   
405.
张志英老师善治疑难痼疾,其以达原饮加减治疗湿温,以平肝潜阳,化痰开窍之中药复方治疗中风(中脏腑--阳闭)及浮肿,取效甚好.  相似文献   
406.
407.
本研究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BCL-2/IgH基因主要断裂区重排、IgH基因重排,并探讨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的意义。分别提取70例NHL(60例B-NHL、10例T-NHL)、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20名正常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DNA,通过PCR方法检测BCL-2/IgH、IgH基因重排,以凝胶电泳出现相应条带者为阳性,并与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探讨此两种基因重排发生的相关因素,比较化疗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DLBCL)中,10例骨髓BCL-2/IgH重排阳性(33.3%),与30例其它B-NHL(除外滤泡淋巴瘤FL及DLBCL)阳性率(6.7%)、20名正常人阳性率(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所有T-NHL及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BCL-2/IgH重排均为阴性;②对8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经2个疗程R-CHOP治疗后BCL-2/IgH基因重排明显减少,PCR半定量结果均值由初治0.59降至0.16(p<0.05),6个疗程R-CHOP治疗后PCR半定量均值为0,BCL-2/IgH基因重排完全转阴;③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LDH水平升高占81.8%,在重排阴性患者中占28.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BCL-2/IgH基因重排与淋巴瘤分期、是否伴有全身症状、β2-MG水平、骨髓侵犯、肝脏脾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④20例DLBCL(均为初治)骨髓单个核细胞DNA检测显示,9例IgH基因重排阳性(45%);30例其它B-NHL(均为初治或复发患者,DLBCL除外)中14例IgH基因重排阳性(46.7%),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对照组20名正常人、1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均为阴性;⑤对7例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表明,1个疗程的R-CHOP治疗就能显著减少IgH基因重排,PCR半定量结果均值由初治0.42降至0.13(p<0.05),2个疗程后PCR半定量均值为0,重排完全消除;⑥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LDH水平升高占90%,在重排阴性患者中占3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gH基因重排与淋巴瘤分期、是否伴有全身症状、β2-MG水平、骨髓侵犯、肝脏脾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BCL-2/IgH、IgH基因重排均可作为B-NHL早期诊断及评价疗效的特异性指标,这两种重排均与LDH水平相关;BCL-2/IgH基因重排对DLBCL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408.
目的探讨单用美沙拉嗪及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保护黏膜,抑制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9.
妇科肿瘤学诊疗过程中不仅需暴露患者隐私部位,同时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常存在较重的思想负担。因此医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同时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思政教育融入妇科肿瘤教学,多方位扩展妇科肿瘤学课程的深度及广度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妇科肿瘤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总结,从而实现妇科肿瘤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