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糖尿病(diabetes,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截肢率为11%~17.5%。截肢后仅有约一半的患者可存活3年。一半的患者在18~36个月内对侧肢体也发生坏疽性病变。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除了与胆固醇集聚、血管壁损伤和管壁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外,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进展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2型  相似文献   
42.
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CRP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而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高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有关并与其病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3.
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RP、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西药加丹红注射液治疗3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治疗组,取常规西药组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CRP、TNF-α水平。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量下降与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丹红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效,可能与丹红注射液能调节炎性因子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糖尿病足0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周后,评价、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高危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同期应用临床路径(路径组)、未用临床路径(对照组)住院患者资料的住院天数、临床疗效、住院总费用、分类费用等信息,以及患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了解程度等情况。结果:路径组住院总费用明显减少,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路径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