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医药卫生   279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理学教学中,使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了如何制作优质高效、个性鲜明的生理学多媒体精品课件,并恰当运用,期望能够充分发挥CAI的积极作用,更进一步提高生理学教学趣味与质量。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2.
不同生产厂家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瑞雪  徐丽科  闫秘  屈春笑  宋楠  孟文娟  张雨  刘普 《中草药》2019,50(10):2332-2338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吡啶芍药苷、牡丹皮苷F、氧化白芍苷、氧化芍药苷、10-羟基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oxypaeonidanin、4-甲氧基-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4-甲氧基芍药苷、白芍苷R_1、paeonidanin、苯甲酰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差异,为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盐(pH 2.8)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芍药苷、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是赤芍配方颗粒中含量最高的3种单萜苷类化合物,且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主要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样品CSPFKL-KRT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最高,样品中质量分数分别为73.214mg/g和16.935mg/g,白芍苷的质量分数最低,为2.343mg/g。而样品CSPFKL-XLS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质量分数最低,样品中分别为26.327 mg/g和4.165 mg/g,白芍苷的质量分数最高18.893 mg/g。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主要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会对临床应用产生影响。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对于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基于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最佳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首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2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0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康复干预;105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Ba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根据不同数据类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时间里,在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逐步得到改善,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6.020,P<0.01)。入院时和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7、0.936,均为P>0.05);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F=21.069、10.476,均为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9、1.158,均为P>0.05),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19.463、33.458,均为P<0.01)。 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基于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GTW治疗IMN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治疗后第6、12个月时蛋白尿缓解率、复发率,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C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886例患者,随访第6个月时,GTW亚组总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12个月时,GTW亚组总缓解率与完全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6、12个月时,GTW联合钙调神经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亚组与CNI亚组缓解率相当(P0.05),GTM亚组与CNI亚组缓解率相当(P0.05),GTW与CNI比较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疗效相当(P0.05),然而GTW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GTW组治疗后Alb上升(P0.05),SCr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SCr与Al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GTW亚组肝酶升高及月经紊乱的发生率偏高。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4.0 g的IMN,单用GTW治疗有效,但起效较慢;24 h尿蛋白定量3.5 g时,GTW与CNI的临床缓解率相当,但复发率较低,GTW联合CNI治疗,可相应减少CNI用量,但需注意GTW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育龄期妇女慎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青春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西医治疗后仍月经稀发或闭经患者共19例,给予口服苍附导痰汤配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显效者10例(53%);有效者6例(32%);无效者3例(15%);总有效率为85%。结论:采用苍附导痰汤配合针灸治疗,可以重建正常的月经周期,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卵巢功能、胰岛素抵抗及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配药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6月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进行目标性监测,考察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对减少工作环节中各项差错的作用.结果 通过PDCA循环法管理后,静脉药物配制前处理出错率从0.32%下降至0.08%,配制过程中的出错率从0.28%下降至0.05%,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后,部门在各工作环节的差错均有明显减少,保证了配置药品的质量,确保了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血肿粉碎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1个月内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肺部感染9例、颅内积气4例、再次出血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颅内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术后按ADL分级:Ⅰ~Ⅲ级为疗效满意,共17例,占73.9%。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术程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但其并发症是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如何防治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内表达,测定活性;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实验于2000-05/20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全长基因,体外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后,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50μL注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病损处,通过组织学染色、X射线片对动物模型的组织变化进行观测。结果:6周后治疗组可见明显骨诱导形成,2周时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腺病毒治疗组有明显的诱导成骨活性。结论:应用于动物实验中目的基因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是在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一次尝试,且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也为国内骨科疾病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李肖笑 《新中医》2021,53(18):114-117
目的:观察保胎灵胶囊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肾虚证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104 例先兆流产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 例。2 组均以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服保胎灵胶囊。2 组均治疗2 周,随访2 周。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妊娠率,于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评定肾虚证主症评分,检测性激素[血清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 ]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酸痛、膝酸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 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血清P、HCG、E2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血清P、HCG、E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2 周,观察组正常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胎灵胶囊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肾虚证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性激素水平的改善,提高正常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