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医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效激励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医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创造者,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兴衰与成败。采取多种措施,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效激励,努力造就一批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医学专家,不仅是我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我国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医学人才竞争形势、加快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2.
入世后国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特点目前,医学人才流动总体上呈现的直观趋势是,人才流动由小医院向大医院;由北方及内陆省份医院向南方沿海发达省份医院;由国有医院向外资、合资医院甚至医药营销领域流动。并且表现出4个特点:一是高端人才由追求终身就业饭碗转向追求终身就业能力,通过流动实现增值,使人才流动具有内在动力。二是高端医学人才稀缺与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使人才面临多种流动诱因和流动机会。三是人才流动的交易成本增加,医院人才流动风险增加。高端医学人才培养的高投入、长周期、以及对人才素质的高标准要求成为了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43.
44.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种,关于移植物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 目的:评估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两种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 方法:纳入2007-01/2009-01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70例(70膝),分别采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记录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8~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患者有2例膝关节引流管口持续渗出,经换药半月后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高,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显著减少,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应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疗效相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5.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进行重建应用较多,腱-骨愈合的时间较长,限制了患者交叉韧带重建后早期的功能活动。 目的:用浓缩自体骨髓植于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界面,观察其界面愈合情况。 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双侧膝关节半腱肌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随机选取一侧膝关节作为实验组,胫骨侧腱骨界面植入自体浓缩骨髓,对侧不植入作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2周对照组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界面由肉芽组织填充,连接组织松散,有成骨活动;实验组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界面肉芽组织连接亦不紧密,骨隧道侧成骨活动较活跃。前交叉韧带重建后12周对照组腱骨结合部组织界面变模糊,可见胶原纤维-纤维软骨-钙化的软骨组织-骨组织的移行带改变;实验组显示明显的胶原纤维-纤维软骨-钙化的软骨组织-骨组织的移行带改变,潮线清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4,8,12周,实验组最大抗拉脱强度数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提示自体浓缩骨髓可以增强腱骨界面的抗拉伸强度,有利于腱-骨界的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46.
5-氮杂-5'-脱氧胞嘧啶核苷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合成并分离5-氮杂-5′-脱氧胞嘧啶核苷(5-aza-5′dC)的α,β异构体,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氰基胍为原料合成并分离5-aza-5′dC的α,β异构体, 用不同浓度的5-aza-5′dC作用于肝癌细胞株BEL-7402,胃癌细胞株SCG-7901,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 结果 通过 1H-NMR、13C-NMR和HR-MS确认5-aza-5′dC的α,β异构体的结构,药理活性实验表明β异构体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α异构体作用较弱;流式细胞检测表明经过5-aza-5′dC作用后,肝癌细胞株BEL-7402呈现G0/G1期和G2/M期双期阻滞,胃癌细胞株SCG-7901呈现G2/M期阻滞. 结论 5-aza-5′dC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其β异构体对BEL-7402、SCG-7901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不同融合方式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LSS)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多节段LSS合并LDH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3)、B组(n=42)。A组采取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采取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术前、术后1 d、3 d血清应激反应有关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发症、疗效、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1周、12个月、24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 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费用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1 d、3 d血清AngⅡ、R、hs-CRP、IL-6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提高(P<0.05),A组术后1 d、3 d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本组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本组术前提高(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椎间植骨融合术均是治疗多节段LSS合并LDH值得肯定的术式,临床疗效满意,而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8.
背景:外泌体可改善退变椎间盘的炎症微环境,但将单纯外泌体直接注射于退变椎间盘内的局部浓度与一过性地释放不能保证持续的作用,因此单纯的外泌体体内治疗效果有限。目的:观察负载外泌体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修复大鼠退变椎间盘的效果。方法: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利用Schiff交联反应制备负载外泌体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检测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弹性模量与体外缓释性能。取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A组为正常对照,B、C、D、E组采用经皮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依次向退变椎间盘内注射PBS、外泌体、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与负载外泌体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术后8周,分别进行影像学、病理组织学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结论:(1)负载外泌体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呈现三维多孔结构,孔隙之间相互连通,孔径为50-200μm,弹性模量(4.41±0.23) kPa,在体外可持续稳定释放外泌体达20 d以上。(2)术后8周X射线片显示,与A组比较,B-E组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降低(P <0.05);与B组比较,C-E组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升高(...  相似文献   
49.
成人卵巢存在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I、IGF-Ⅱ)及相应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组成的旁分泌-自分泌系统,参与卵泡发育和优势卵泡的选择[1,2]。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4例胎儿卵巢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表达情况,探讨了它与人类胎儿卵巢分化、发育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引产的女性胎儿44例,取卵巢组织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4μm,分别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自体桡骨远端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探讨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新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5月,应用自体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聚-DL-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7~41岁.均有手掌撑地外伤史.鼻烟窝及腕舟状骨结节区压痛,握力下降.腕关节背伸(36±2)°,掌屈(30±3)°,桡偏(8±3)°,尺偏(13±2)°结果 18例术后随访3~50个月,平均15.7个月.18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3~8个月,平均4.5个月.16例腕关节背伸(68±2)°掌屈(65±3)°,桡偏(15±3)°,尺偏(28±5)°,腕关节活动无疼痛及不适感,无力症状消失.另2例腕关节背伸(40±8)°,掌屈(35±6)°,桡偏(8±5)°,尺偏(12±5)°,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日常生活中偶有疼痛,腕背伸力量减弱.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结论 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促进骨折愈合、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