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云南迪庆州山地蚤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云南横断山区蚤类区系与生态进行研究.方法对云南迪庆州历年(1958~1988年)蚤类区系调查的结果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结果当地已知蚤类达57种(亚种),分别隶属于5科27属.其中,古北成分有36种,占63%;东洋成分有14种,占25%;广布种有7种,占12%.在上述蚤类中,有25种(占蚤类数的44%)为横断山特有种,其中9种(占16%)为目前仅见于当地分布的狭布种.对蚤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比较和研究后看出,蚤类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位于中山海拔约3 200m的针阔叶混交林与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交接地带,最低位于干热河谷稀疏灌丛草坡带.结论位于当地中山海拔3 000~3 200m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是当地古北与东洋区系的分界线.此外,对该地区蚤类的区系特点、我国西南山地古北与东洋两大动物区系的分界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90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和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患者;脑出血20~40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和阐述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小型兽类的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方法 在既往系列区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云南省西部横断山区北纬21°~29°(计8个纬度梯度带,分别以Ⅰ~Ⅷ表示),海拔100~5000m(分9个海拔梯度带,分别以A~I表示)之间所知分布小型兽类的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统计.结果 发现云南省横断山区小型兽类由5目11科58属187种(亚种)组成.小型兽类科、属、种丰富度沿纬度梯度带分布的主要情况是:Ⅰ带9科30属44种;Ⅱ带9科33属57种;Ⅲ带9科38属74种;Ⅳ带9科43属93种;Ⅴ带10科43属101种;Ⅵ带9科39属91种;Ⅶ带11科40属102种;Ⅷ带11科35属67种;种和属丰富度基本呈现随纬度增加逐步增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高峰值主要出现在中纬度高度24°N~27°N区间;它们沿海拔梯度带分布的主要情况是:A带8科28属54种;B带9科41属90种;C带9科37属102种;D带10科41属101种;E带9科35属94种;F带9科33属76种;G带9科29属58种;H带8科15属28种;1带4科属7种,种和属丰富度总体上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峰值主要出现在中海拔高度1500~3000m区间.结论 横断山区小型兽类沿各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组成和分布情况不同,但总体呈现出以中海拔和中纬度梯度带物种丰富度都相对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早产儿,男孩37例,女孩3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围产期情况、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相似,实验组胎龄(34.70±2.26)周,出生体重(2.38±0.60)kg,Apgar评分(4.60±0.80),对照组胎龄(35.65±1.96)周,出生体重(2.68±0.82)kg,Apgar评分(4.86±0.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5例早产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前庭功能训练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常规儿科治疗护理,对两组新生儿分别于1、2、3、6、12月龄时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检测。结果实验组GH在治疗后明显升高,3、6月时增长最快,6月达高峰,12月时结果与6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F-1在实验组治疗后明显升高,6、12月时增加最快,12月时达高峰;对照组也在2、3、6月时出现增高,6月达高峰,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相应月份增长值。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早产儿发育。  相似文献   
65.
张丽云  贾颐 《华西医学》2010,(2):390-391
目的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07年-2009年收治TIA患者1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责任血管的病变情况。结果13例有血管狭窄,占76.5%,其中单纯颅外动脉病变4例,单纯颅内动脉病变6例,颅内外联合病变3例。颈动脉系统有责任血管狭窄11例(78.6%),正常3例(21.4%);椎动脉系统有责任血管狭窄2例,正常1例。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是TIA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6.
医院消毒供应率工作人员每日同各种污染物品接触,在特殊环境中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被污物污染机会多,存在被利器损伤等危险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意识非常重要。现将供应宅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7.
如今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管理者及医务人员开始重视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课题并进行相关研究.并且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医疗机构改革的深化,而且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医院感染一旦发生,就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严重的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1]).  相似文献   
68.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癌在临床上正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轻,患者痛苦少等特点.本文对其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并发症及其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技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植入的^125I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采用^125I粒子活度为0.5~0.8mCi/颗,相隔1.0cm植入,避开血管和胰管等周围要脏器。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60~140Gy。中位植入粒子36颗(18~68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粒子质量验证。术后1周10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5-Fu动脉灌注化疗,3~4个疗程。结果全组肿瘤平均直径为4.9cm。治疗后随访2~28个月,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平均术后2~5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14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7.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Ⅱ、Ⅲ、Ⅳ期粒了植入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10.9及7.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8%、62%和70%、41%、0。其中5例合并肝转移患者,则同时行动脉栓塞治疗。3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4颗粒了迁移到肝脏内。住随访过程中未见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胰瘘及放射十牛肠炎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微创治疗方法,粒了治疗后联合化疗药物动脉灌注治疗,有望提高疗效,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70.
~(103)Pd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正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其植入局部放射剂量高、周围组织剂量低、局部控制率相对较高,并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等优点。103Pd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性粒子,与125I粒子相比,其半衰期较短,初始剂量较高,更适用于增殖较快的肿瘤组织。本文对其治疗原理、临床应用、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