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和碱性氧化电位水(AOW)替代硫酸-重铬酸钾液清洗玻璃器皿,用于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生化检测等实验的可行性。方法:取玻璃培养瓶、试管和吸管各100个(只),洗涤灵洗刷、自来水冲净,烤干后分3组浸入各浸泡液中。A组:硫酸-重铬酸钾洗液;B组:EOW;C组:AOW。浸泡24h后取出,自来水冲洗10遍,双蒸水2遍、三蒸水1遍,烤干,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RSC-364大鼠滑膜细胞,分别进行细胞生长速度、贴壁率、存活率和活细胞形态比较。结果:细胞生长速度测定:1~3d为对数长生期,平均倍增时间A组为26h,B组34.7h,C组25.8h;4~5d为平台期,细胞生长减慢;第6天细胞停止生长,增殖曲线迅速下降。细胞贴壁率:A组74%,B组65%,C组70%(P>0.05)。细胞存活率:A组93.5%,B组94.1%,C组94.6%(P>0.05)。三组细胞形态变化不大,接种后第1天,95%的细胞由圆形逐渐贴壁成长梭形;第5天细胞长满瓶壁,生长减慢。结论:A、B、C三组细胞生长速度接近,酸、碱性氧化电位水均可替代硫酸洗液清洗玻璃器皿,用于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茄病镰刀菌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临床连续送检的脓液和坏死组织标本行真菌培养,根据真菌培养的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鉴定致病真菌,采用MIC方法进行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全身出现的多发性皮下包块中采取标本,连续两次行真菌培养,均检测出茄病镰刀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有较低的MIC值,分别为2.0、4.0μg/ml。结论茄病镰刀菌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感染少见,且难治疗,及时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t C)评估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AOPP 102例作为AOPP组,于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测定血清尿素(BUN)、肌酐(Cr)及Cyst C;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门诊抽取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入院后第1天及第3天AOPP组BUN和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t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OPP组血清BUN、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t 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PP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49.0%(5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8.6%(19/102);第3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98.0%(10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9.6%(20/102)。结论血清Cyst C可早期反映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对AOPP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监测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意义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患者149例(乳腺癌组)和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9例(良性疾病组)及健康体检女性82例(健康对照组),均检测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25(CA125)及乳腺癌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EA、CA15.3、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P=0.012、0.027和0.035)。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乳腺癌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侵袭性曲霉感染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具有所需时间长、敏感性低等缺点不能及时诊断.目前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已成为侵袭性曲霉感染最具发展前景的早期检测手段.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为半乳甘露聚糖( glactomannan,GM)和(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BG)检测,但抗原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中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虽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尚未研究出商品化试剂盒,且引物设计、DNA提取方面都有待于标准化.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特种蛋白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提出应用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时有关临床样本采集、运输、保存和测定方法以及检验结果评价与解释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对特种蛋白分析仪正常参考值范围、验证方法、仪器校准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反应监测发热患者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探讨该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361例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定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结果共检测有流感样症状患者2156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76例,阳性率35.0%,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99例,阳性率17.8%。14岁以下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83例,占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总数的47.2%。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快速、准确,适用于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并可作为监测手段在临床广泛开展,为控制疫情的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烟雾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及与烟雾病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50例烟雾病患者的年龄分布及临床症状,对确诊烟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收集烟雾病患者血清样本术前250份,术后250份,所有患者根据MRA影像结果分为6期,Ⅰ、Ⅱ、Ⅲ期为烟雾病发展早期,Ⅳ、Ⅴ、Ⅵ期为烟雾病发展晚期,正常对照组250例,测定所有入组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 烟雾病患者250例中,缺血型201例,占80.40% (201/250);出血型45例,占18.00% (45/250);混合型4例,占1.60%(4/250).烟雾病术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烟雾病术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烟雾病患者术前组和术后组Hcy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术前高Hcy血症患者89例,占35.60%.其中32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均无再出血,166例以缺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中145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2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高HCY血症患者87例,占34.80%.结论 本研究提示血清Hcy可能参与了烟雾病血管损伤的发病过程,对烟雾病患者常规监测Hcy水平并与影像学技术结合,可作为烟雾病高危患者临床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92例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s,HSCT)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共测定标本290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GM,检测浓度可达到0.5ng/ml。结果以1.5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以0.8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90%,特异性95%,诊断符合率94%。连续监测时GM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2~20d预测曲霉感染。在GM阳性患者中,对13例病人进行抗曲霉治疗,10例有效,3例无效死亡。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病人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病人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GM检测是对白血病和HSCT患者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