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伴有心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不伴QRS波增宽的慢性心衰、迷走神经刺激仪(VNS)在心衰中的应用以及利用CIED协助进行慢性心衰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以期进一步推动CIED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新一代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植入型电子装置, 它针对没有起搏适应证、无需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以及不具有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患者。与传统的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相比, S-ICD避免了经静脉植入导线相关的并发症, 为预防心脏性猝死提供了新的器械治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后3年因室性心律失常再次植入S-ICD。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了解决小口径(直径7mm以下)人造血管术后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利用生物-人工复合血管,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转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为解决此临床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材料方法:构建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pCI-neo-VEGF165,获得正确的质粒用于转染HUVEC。从中科院购买HUVEC(代号:ECV-304),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I-neo-VEGF165转入细胞,经G418筛选后,计数阳性克隆,以比较脂质体和质粒在不同比例情况下转染效率的高低。实验组按质粒和脂质体比例的不同分为4组:1μg/3μl;2μg/6μl;2μg/8μl;3μg/12μl。ELISA检测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再将VEGF165基因瞬时转入HUVEC,利用自己设计的旋转培养装置,将细胞均匀地粘附、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复合血管是人工材料(聚酯)和生物材料(成纤维细胞长入,胶原形成)有机结合而成,是将包有聚酯网的硅胶棒埋入绵羊背部皮下组织,3个月后取出,抽去硅胶棒而得到的。结果:脂质体转染效率以2μg/8μl组阳性克隆数最多;ELISA测定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量为532·5±43·1pg/ml。使用旋转培养装置的细胞均匀地粘附于复合血管,未使用者细胞积聚于血管腔面下部;转入和未转入VEGF165基因的HUVEC在复合血管内腔面覆盖面积百分比分别为69·9%±3·5%、43·7%±2·5%,有明显改善。结论:转入VEGF后可促进HUVEC在复合血管上生长,旋转培养装置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粘附。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置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性,75岁,因持续心房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VVI起搏器,选用目前临床上直径最细的双极、激素主动固定导线3830。手术过程中导线的进、出都要在SelectSite鞘管内进行以避免损伤心脏和血管内膜结构,在将螺旋电极"旋、压"进心肌过程中均轻柔操作,最后将电极固定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过房室结消融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在本院接受CRT的心功能不良患者按术前心律分为两组:房颤组(15例)、窦性心律组(65例),房颤组患者在CRT治疗同时行房室结消融。房室结消融和CRT术前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心功能(NYHA分级)、病程、糖尿病和高...  相似文献   
28.
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反应患者的术前预测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以来,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证实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不但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其死亡率[1]。CRT已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目前国内外的指南中,CRT治疗IA类适应证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QRS时限≥120111S、窦性心律、充分的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然而,即使按指南的建议选择病人仍有约30%患者对CRT治疗尤反应。由于CRT治疗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起搏电极导线稳定性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起搏电极导线固定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 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兔心,应用起搏分析仪采集并记录电极接触、半旋入及全旋入心内膜时产生的腔内心电图,观察COI变化特征,比较三者的COI持续时间及大小,分析COI与电极固定牢靠度的相关性。结果螺旋电极COI大小,即R波起始后80 ms时的ST段振幅(ST80ms)、ST80ms/R及ICEG时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P<0.01)。全旋入电极COI持续时间为30.05±11.38 min,半旋入电极持续5.49±2.41 min,接触电极则在1.04±0.47 min内迅速消失(P<0.01)。全旋入电极在大部分时点产生的COI最大,接触电极最小,半旋入电极介于二者之间(P<0.001)。COI大小与水平相匀速牵拉导线至脱离心内膜所需拉力呈正相关(n=24,r=0.762 5,P<0.001)。结论 COI大及持续时间长均提示电极固定良好。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性,29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YHAⅢ~Ⅳ级。入院后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住院期间曾发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并体外电击除颤成功。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误在临时心脏起搏状态下测试获得起搏电极所在位置的"R波"(实际为心室刺激脉冲信号)振幅为8mV。T-Shock成功诱发室颤,但ICD不能识别被迫手动ICD除颤成功。在减慢临时心脏起搏频率待自身心室节律出现后重新复测R波振幅为2mV。重新更换新的起搏位置,在确保无临时起搏脉冲下测试感知等参数,满意后再次进行DFT测试,ICD能成功识别室颤并一次除颤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