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解压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pAkt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变化的相关性,为CSCI解压后治疗策略的制定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制作SD大鼠C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解压。运用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观察动物解压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检测解压后1、7、14、21 d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变化;运用免疫荧光双标(Double-labeling immunoflurescence)、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EGFR、 pAkt1的表达变化。 结果 CSCI解压后,BBB评分和有髓神经纤维数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与此同时,pEGFR、pAkt1表达亦上调且与BBB评分、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增加趋势一致。 结论 CSCI解压后,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有一定增加,这些变化与pEGFR表达上调有关,提示EGFR的活化参与了CSCI解压后的内源性修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脱髓鞘病变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CSCI后脱髓鞘病变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对照组、压迫1d组、3d组、7d组,每组15只.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脊髓压迫模型,通过电镜和TUNEL染色、免疫荧光双标分别检测各组CSCI后神经纤维脱髓鞘的超微结构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情况;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与细胞凋亡有关的caspase-12表达.结果 CSCI后神经纤维出现脱髓鞘病变,并随着压迫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脊髓损伤后出现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压迫7d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12表达也随压迫时间延长而上调.结论 caspase-12介导了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是CSCI后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AQP4 mRNA expression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PKC in rat brain irradiated by γ knife radiosurgery (GKS).Methotis 30 Wistar rats were used in the study.The experimental radiosurgery model was estabhshed by radiating rat left rotral caudate nucleus with GKS(one target,100 Gy jn isocenter dose and 4 mm in collimator),and was examined at 1,3,7,15,30 and 45 d post-irradiation.AQP4 mRNA expression,PKC activity and free intraeellular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Ca2+]i) of brain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RT-PCR,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er and Fura-2/AM,respectively.Results AQP4 mRNA expression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0.99±0.05 in control group to 2.32±0.10 at 30 d post-irradiation,and decreased to 2.21±0.08 at 45 d post-irradiation.The PKC activity and the free [Ca2+]i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0.5896±0.2101 and 455.82±20.13 in control group to 0.0404±0.0294 and 196.72±9.87 at 30 d postirradiation.and increased to 0.1050±0.0607 and 219.26±10.43 at 45 d post-irradiation,respectively.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xcept at 1 d post-irradiation (P<0.0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QP4 mRNA and the PKC activity wag negative(P=0.003,r=-0.918),while that between the free [Ca2+]i and the PKC activity waft positive (P=0.001,r=0.959).Conclusions The increded expression of AQP4 mRNA might result from the inhibition of PKC activity due to the reduction offree [Ca2+]i aner GKS.  相似文献   
44.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脑垂体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建华  孙善全 《解剖学杂志》2005,28(3):264-266,F004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及其mRNA在脑垂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脑垂体激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成年Wistar大鼠脑垂体中AQP4及其mRNA的正常分布。结果:AQP4及其mRNA在成年大鼠神经垂体的垂体细胞上表达呈阳性,分布在毛细血管窦周围的垂体细胞表达尤为强烈。腺垂体的所有细胞均有AQP4的表达,胞质中AQP4 mRNA表达呈阳性。中间叶所有细胞AQP4及其mRNA的表达呈弱阳性,其中滤泡星形细胞表达较内分泌细胞强烈。结论:AQP4广泛分布于脑垂体的各种组织细胞表面,可能在垂体激素的正常分泌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在大鼠胰腺的表达和分布特点,为研究胰腺的分泌及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AQP4及其mRNA在胰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QP4在胰腺外分泌部腺泡细胞膜上表达较弱,而在胰岛内分泌部细胞有明显的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呈小泡状;原位杂交显示,AQP4mRNA在外分泌部腺泡细胞有较弱的表达,在胰岛的内分泌细胞胞浆中有明显的表达.结论:根据AQP4及其mRNA在胰腺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提示其参与了胰岛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激素过程中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精细调节;而AQP4可能对胰腺外分泌过程的调节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6.
笔者在解剖1具男尸过程中,发现其两侧椎动脉起始处走行均异常,且与交感神经节关系密切。现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10%甲醛固定的男尸1具,年龄约60岁,身高约162 cm,解剖出颈部各层次,充分暴露及修洁颈部的血管、神经,观察拍照,并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本例标本左、右两侧椎动脉均起自锁骨下动脉,呈“S”形上行。左侧椎动脉自发出处即开始向内前方弯曲,然后向外前方上行,最后向内走行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右侧椎动脉先竖直上行1.04 cm后由内弯向外,再向内前方旋转,之后向内上走行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见图1①-④)。  相似文献   
47.
脑外伤后大鼠脊髓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外伤应激对大鼠脊髓内去甲肾上腺素(NA)能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闭合性脑外伤组(n=60)。采用Feeney′s法制备大鼠闭合性脑外伤模型。于伤后3、6、12、24、48和72h取出大鼠颈、胸、腰脊髓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DBH)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脊髓颈、腰膨大前角内可见少量DBH阳性神经元胞体;脑外伤后各时间点大鼠脊髓各个节段的前角、后角和胸腰段侧角均出现大量深染的DBH阳性神经元,其数量和染色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脑外伤后各时间点脊髓内DBH mRNA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大鼠脑外伤后脊髓NA能神经元明显增多,NA能神经元DBH mRNA表达增加,说明NA合成增多,提示NA在脑外伤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实验性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水通道蛋白 4 (aquaporin 4 ,AQP4 )的表达与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原酶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 ,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QP4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并用电镜技术和微血管灌注法观察脑水肿区的超微结构和微血管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脑出血后 6h ,AQP4mRNA和蛋白质在脑水肿区表达增强 ,AQP4mRNA(吸光度值 ,A)由 0 2 9上升到 0 5 7(P <0 0 1) ,AQP4蛋白A值由 0 0 6上升到 0 15 (P <0 0 1) ,电镜下可见脑组织轻度水肿 ;至 72h ,AQP4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达到高峰 ,AQP4mRNA的A值为 0 88,AQP4蛋白A值为 0 2 5 ,此时脑组织严重水肿 ,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肿胀 ,毛细血管造影可见毛细血管开始增生 ;第 7天 ,AQP4的表达已减少 (尤以mRNA明显 )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此时脑水肿已减轻。在整个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 ,AQP4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 (rs>0 82 ,Ps<0 0 1)。结论 脑出血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 ,提示AQP4参与了出血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水通道蛋白-4在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分布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脑出血大鼠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组织的分布变化及其在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定量胶原酶注人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出血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 AQP4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脑出血血肿周围区和大脑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脑室周围、视上核和室旁核。脑出血后6h起,AQP4表达增强,出血后72h达高峰,出血1周后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脑出血后,AQP4在与水代谢密切相关的部位表达明显增强,提示AQP4在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