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常压高氧(40%O_2,60%空气)处理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1(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是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APP/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种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分型,待子代达10周龄时,取双重转基因小鼠4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0只,A、B 2组小鼠喂养于常压高氧中8 h/d,A组持续4周,B组持续8周;C、D组喂养于空气中4或8周,分别作为A、B组的对照.高氧处理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Thioflavin S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PP代谢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ELISA定量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Thioflavin S染色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氧处理组小鼠皮质和海马内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B组比A组减少更显著.高氧处理组小鼠脑内C_(99)、C_(8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各组小鼠脑内全长APP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ELISA结果提示,B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内Aβ_(40)[(783.6±97.2)pg/ml]和Aβ_(42)[(175.3±17.1)ps/m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Aβ_(40)[(1251.6±42.3)pg/ml,t=9.36,P<0.01]和Aβ_(42)[(286.8±13.0)pg/ml,t=13.7,P<0.01]的含量.结论 常压高氧处理能显著减少AD模型小鼠脑内Aβ的产生、沉积及老年斑的形成;这种改变可能通过减少Aβ产生或加速Aβ清除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是研究生电镜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前精心准备,重视基础理论的讲解,教学结合临床,教学结合科研,提高图像分析能力以及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电镜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幼年胆红素脑病(BE)模型大鼠海马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并且探究其与海马细胞凋亡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7 d龄SD幼年大鼠经小脑延髓池注射未结合胆红素(UCB)建立BE模型,根据UCB作用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12 h、24 h、48 h、72 h和7 d组.采用HE和Nissl染色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渗透压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H-E显色观察渗透压改变(对照组、低渗组和高渗组)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评价细胞活力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研究星形胶质细胞AQP9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形态、活力、AQP9及其m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低渗培养导致细胞水肿,细胞活性下降,AQP9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低渗作用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而上调.高渗作用可导致细胞皱缩,细胞活性下降,AQP9及其mRNA表达在12 h内持续增加后下降,至24 h后仍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渗液作用下AQP9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作为一种病理性适应反应参与了胶质细胞水肿的形成.高渗作用早期(约12 h内),AQP9的表达上调对高渗型细胞脱水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yrosine hydroxylase and 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 transferase expression coexist in Purkinje cells of the rat cerebellum. Numerous reports have also been published addressing whether dopamine-beta-hydroxylase (DBH) expression exists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existence of DBH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expression in rat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cell morpholog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at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in May 2007. MATERIALS: Ten healthy Wistar rats, of either gender, aged 14 weeks, served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Rabbit anti-mouse DBH, goat anti-mouse activator protein-2α and rabbit anti-mouse β-actin (Santa Cruz Biotechnology, Inc., USA), horseradish peroxidase-labeled goat anti-rabbit IgG, FITC-labeled mouse anti-rabbit IgG, and Cy3-labeled mouse anti-goat IgG (Boster, Wuhan, Chin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DBH or activator protein-2α, with double-label immunofluorescence being employed to determine coexpression of both, in the cerebellum of 5 randomly selected rats. Western blot assay was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DBH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in the cerebellum of the remaining 5 rats. MAIN OUTCOME MEASURES: Expression, localiz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DBH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in the cerebellum were measured separately. RESULT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demonstrated that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stained positive for DBH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Western blot assay also demonstrated DBH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expression in the cerebellum. Double-labeling immunofluorescence showed the coexistence of DBH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CONCLUSION: Norepinephrine and activator protein-2α coexist in rat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相似文献   
16.
谈教育心理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将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从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入手,在多个教学环节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水肿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水肿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表达的变化、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脑缺血后出现的炎性反应及可引起多种损伤的自由基的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AQPs是新近发现的一组具有水选择性的细胞膜转运蛋白,特别是AQP4和AQP5与缺血性脑水肿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尼膜同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 脑屏障 (BBB)通透性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的大鼠模型 ,缺血 2h后再灌注。实验分尼膜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分再灌注 6h、12h、2 4h、4 8h、72h 5个时段 ,再灌注后立即分别腹腔注射尼膜同 2mg/kg或等量的生理盐水 ,每12h注射 1次。用荧光法及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段BBB通透性破坏的情况 ,TTC染色后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随时间延长 ,BBB通透性和梗死体积百分比逐渐增加 ,且BBB通透性的增加呈现两个高峰 ,分别为再灌注后 12h和 4 8h ;尼膜同组BBB通透性及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增加BBB的通透性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 ,再灌注后给予尼膜同可加重这些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于60具(120侧)人体标本中,见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与颈交感链间有交通者118侧(98.3%)。交通支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共同构成喉上神经袢,与喉上神经外支成袢者最常见。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传统的干形。喉上神经袢是甲状腺的主要神经来源之一。根据喉上神经袢的形状将其分为V形、U形和混合形三种,结合吻合频度等,进一步分为5个类型,17个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过程中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1)脊髓压迫缺血再灌注组50只,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自制压迫装置制备脊髓压迫缺血再灌注模型;(2)假手术对照组5只,只做全椎板切除不做脊髓压迫。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TUNEL等方法,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0min、3、7、11和23h,检测压迫段脊髓组织中GRP78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30min后,GRP78在压迫段脊髓开始表达上调,7h达峰值,11h表达回落,23h显著减少。TUNEL染色显示,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GRP78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呈现时序性的表达变化,这可能是脊髓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