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a ctosamine,D-GalN)/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犀角地黄汤对该模型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N/LPS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犀角地黄组应用犀角地黄汤灌胃,模型对照组用等体积双蒸水灌胃。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3 h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犀角地黄组小鼠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犀角地黄汤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709.44±336.12)pg/m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对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3 h TNF-α无降低作用;IL-10为(994.67±589.63)pg/m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对3 h IL-10有升高作用(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对急性肝衰竭模型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在于降低TNF-α分泌水平,而是提高IL-10以抑制过强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探讨新形势下内卫武警总队级医院应急卫勤分队建设,并结合本院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实际,从建设应急卫勤分队的重要意义、任务和功能定位、能力建设,以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探讨,为提高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杀虫剂不同用药方式对淡色库蚊抗性发展的影响。方法:以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为试虫,用溴氰菊酯和倍硫磷混剂和单剂隔代轮用进行抗生选育,以溴氰菊酯和倍硫磷单剂作为对照。结果:淡色库蚊经16代处理,其抗性系数在溴氰菊酯和倍硫磷混用为14.65;两者轮用为17.74(溴氰菊酯)和2.77(倍硫磷),单剂连用则分别为729.08和24.73,结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混用或轮用均能延缓害虫对杀虫剂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探索江苏省丘陵山区蜱的有效防制方法。方法:选用“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蜱密度较高的山区以及动物和圈舍进行现场喷洒,观察蜱防制效果,选用避蚊胺分别进行实验室和现场驱蜱试验,并比较单纯个人物理防护与用药物驱避蜱的不同效果。结果:现场喷洒0.5%毒死蜱和0.045%高效氯氰菊酯可将蜱杀灭,且效果可持续在30天以上,用同样的药物对动物及其圈舍喷洒,24h可杀灭所有的蜱,避蚊胺实验室驱避效果在4h以上,现场效果达3h,而单纯通过扎紧裤脚,袖口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护,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05.
以问题为基础查房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查房 ,激发护士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兴趣 ,增强责任心 ,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士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在实验室内对复配卫生杀虫剂进行杀灭抗性家蝇的药效试验研究;方法:本试验采用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和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评价标准^[1];结果:复配杀虫剂对抗性的家蝇药效与抗性监测点抗性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单方杀虫剂既使在提高浓度和剂量后,其杀灭效果仍不如复配杀虫剂;结论:杀虫剂的合理复配,可以提高杀虫剂杀灭效果,是家蝇在综合防制中化学灭蝇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延缓及减少抗性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为寻求有效防制抗性家蝇的杀虫药物。通过筛选选择合理有效的新型杀虫剂配方,提高卫生杀虫剂对抗性家蝇的杀灭能力,对“9806”等新型卫生杀虫剂进行杀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9806”能明显提高对抗性家蝇的杀灭功效,实验室半数致死量为0.0077μg/♀,是市售常用杀虫剂的3-4倍;模拟现场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为100%,比其它杀虫剂灭蝇效果提高2-5倍;现场使用灭蝇效果。相关密度指数小于50达2个月以上。稳定性试验均达到卫生部门有关杀虫剂的稳定性要求,说明“9806”新型卫生杀虫剂对抗性家蝇有明显的杀灭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鲍曼不动杆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抗药基因qacE△1-sulI情况及对消毒剂抗性水平。方法采用PCR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qacE△1-sulI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分离的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株qacE△1-sulI基因阳性,3株阴性。醋酸氯己定对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为2mg/L~4mg/L,MBC值为4mg/L~125mg/L,均高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氯间二甲基苯酚对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为78mg/L~156mg/L;苯扎溴铵对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为9.8mg/L~19.5mg/L;聚维酮碘与聚醇醚碘对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与标准菌株相同,分别为1000mg/L和500mg/L,均未超过标准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携带qacE△1-sulI基因携带率较高,抗药基因阳性的菌株对多数消毒剂耐受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9.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其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抗药基因情况及其与消毒剂的抗性关系和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I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临床分离的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株检出qacE△1-SulI基因阳性,抗药基因携带率达到83%以上。醋酸氯己定对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7.8mg/L,与标准菌株相同;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其中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高于标准菌株,但有2株低于标准株;苯扎溴铵对6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MIC均低于标准株;聚维酮碘对5株qacE△1-SulI基因阳性菌株的MIC值与标准菌株相同,但抗药基因阴性菌株的MIC值低于标准株。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携带qacE△1-SulI基因,该抗药基因的携带与其对消毒剂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悬液定量试验,观察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过氧乙酸、有机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的抗力并与大肠杆菌F2噬菌体作平行比较。结果,过氧乙酸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5.00,需要500 mg/L作用30m in;对F2噬菌体的灭活对数值>5.00,需要1500 mg/L作用60 m in。二氧化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5.00,需要200 mg/L作用5 m in;对F2噬菌体灭活对数值>5.00,需要300 mg/L作用5 m in。有机含氯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5.00,需要有效氯500 mg/L作用30 m in;对F2噬菌体灭活对数值>5.00,需要有效氯1000 mg/L作用10 m in。结论,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过氧乙酸抗力明显低于大肠杆菌F2噬菌体;脊髓灰质炎病毒对有机含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的抗力均略低于大肠杆菌F2噬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