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 观察海人藻酸 (KA)对大鼠基底前脑含乙酰胆碱能神经元 (包括其投射纤维投射部位 )毁损后的数目和形态改变 ,以探讨何首乌 (PMT)对胆碱能神经元及其纤维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兴奋性神经毒素海人藻酸 (KA)损伤基底前脑 (BF)Meynert核团 ,内侧隔核 (MS)及斜角带核 (DB) ,建立毁损模型 ,用何首乌喂饲毁损实验组 ,使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及纤维的改变及可能的用药后保护和活化作用。结果 何首乌喂饲组 (A组 )比非何首乌喂饲组 (B组 )在基底前脑中的Meynert核数量多 ,且细胞完整无破坏 ,其投射到海马及大脑皮质的AChE纤维数目多 ,纤维形态无破坏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何首乌对大鼠AChE神经元及其投射纤维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湖南省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在COVID-19流行期间的睡眠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制作问卷,对湖南省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湖南省神经内科医护人员PSQI总分在疫情流行期间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护士PSQI总分明显高于医生(P<0.05);初级职称医务人员的PSQI总分高于其他职称医护人员(P<0.05)。结论在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湖南省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尤其是临床护士和初级职称者的睡眠质量较差,需积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及睡眠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钙调蛋白(CaM)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分为NIHSS≤5分组和NIHSS >5分组.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所有入组者血清CaM水平,并分析CaM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 =0.296,P<0.01);(2) NIHSS>5分组患者血清CaM水平显著高于NIHSS≤5分组有统计学意义(=2.417,P<0.05);(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M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02).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M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H(apoH)基因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长沙地区汉族260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各130例)、20个脑卒中家系的成员(脑梗死组10个家系,142例成员,其中患病组25例;脑出血组10个家系,122例成员,其中患病组21例)、100名健康对照者的apoH基因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多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抗磷脂抗体(APA)水平。结果 在脑梗死组,G817T(Leu247Val)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0.338)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家族史的脑梗死组T等位基因频率(0.370)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5);APA阳性脑梗死组G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PA阴性脑梗死组(P<0.01,P<0.05),T等位基因频率(0.439)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1)。以脑梗死为主的家系中患病组与未患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0.404,0.3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5),未患病组G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H基因G817T(Leu247Val)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结论 长沙地区汉族人apoH基因G817T(Leu247Val)多态基因频率分布具有脑卒中家族聚集性。G817T(Leu247Val)多态GT基因型和T等位基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220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管理,观察组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规范服药和自我监测情况。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自我监测率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自我监测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自我监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测定91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人群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组织行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血压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SI与收缩压、舒张压、TG、APOB、PAI-1水平负相关,与HDL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高TG、低HDL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 91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 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 40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t PA ,PAI 1和血压水平。结果 :研究对象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数目分为 4组 ,随着危险因素增加 ,各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逐渐降低。脑卒中患者的ISI与收缩压、舒张压、TG ,APOB和PAI 1水平负相关 (P <0 .0 1 ) ,与HDL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密切相关 ,提示改善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可减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1962~1983年我院共收治肝外胆管癌25例,占同期肝外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之43.1%;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67岁,平均50.9岁;多数患者病程早期有食欲减退、餐后上腹饱胀等,继之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1例并发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而急症手术,1例经CT 检查误诊为胆总管结石,其它经PTC、B 超、ERCP 或实验室检查,提示为肝门部病变或肝外胆管  相似文献   
49.
目的确定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AIS的青年患者325例。根据入院NIHSS评分分为轻型卒中组和重型卒中组;根据卒中后第14天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结果。结果重型卒中组中白细胞、球蛋白、血糖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轻型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轻型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表明,高白细胞(≥7.1×10~9/L)和低FT3(4.09 pmol/L)水平是重型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短期预后不良组白细胞、球蛋白、血糖、Fib水平、入院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FT3和A/G比值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回归分析表明,高白细胞(≥7.1×109/L)、低A/G比值(1.56)和低FT3(4.09 pmol/L)水平是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在青年AIS患者中,较高的白细胞水平及较低的FT3水平是重型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而较高的白细胞水平及较低的FT3水平、A/G比值是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0.
多媒体技术在神经病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校电化教学手段的提高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神经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而改进。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虚拟实验室等手段的应用,促进了高校对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探索,以适应现代高校教学和科学普及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