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索武汉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医生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死因报告系统和病历中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DR-TB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分析552例MDR-TB患者,确诊为MDR-TB后患者第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94、0.88、0.80。MDR-TB患者死亡密度达6.52人/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89.52±1.85)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规范治疗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未规范治疗组(Log rank=101.070,P<0.001)。相对于<30岁组,30~和60~岁组HR值分别为2.987(95%CI:1.268~7.036)、4.957(95%CI:1.942~12.653);相对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和小学及以下HR值分别为1.908(95%CI:1.152~3.160)、1.681(1.033~2.735);无糖尿病相对于有糖尿病HR值为1.961(95%CI:1.347~2.854);无其他严重疾病较有其他严重疾病HR值为2.597(95%CI:1.820~3.706);既往治疗次数≥ 2次较≤ 1次HR值为1.611(95%CI:1.077~2.409);规范治疗较未规范治疗HR值为3.155(95%CI:2.132~4.670)。结论 未纳入规范治疗的MDR-TB患者较规范治疗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下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糖尿病和其他严重疾病、既往治疗次数≥ 2次、未规范治疗是影响MDR-TB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2.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经济、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的烦扰,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仔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的潜在不良反应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3.
乳酸左氧氟沙星是目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中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杀菌力强 ,抗菌谱广 ,副作用少。本文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对尿路感染 ,特别是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文 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3 2例 ,对照组3 0例。观察组男 5例 ,女 2 7例 ;年龄 19~ 5 4岁。其中复杂性尿路感染 2 1例。对照组男 7例 ,女 2 3例 ;年龄 17~ 5 6岁。其中复杂性尿路感染 14例。两组治疗前尿细菌学检查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治疗前尿细菌学检查情况 (株 )致病菌观察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大肠杆菌 17 13绿脓杆菌 5 6粪链球菌 31…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含丙硫异烟胺(Pto)和对氨基水杨酸(PAS)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情况,探讨应用Pto和PAS导致药物性甲减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方法 对2008年8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武汉市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确诊的106例MDR-TB患者,采取含Pto和PAS的标准方案6 PZA Km(Cm) Lfx (Mfx) Pto PAS/18 PZA Lfx(Mfx) Pto PAS进行治疗,疗程中监测甲状腺功能,共32例出现甲减。分析32例发生甲减[19例进行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13例未进行L-T4替代治疗]和74例未发生甲减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 结果 治疗106例MDR-TB患者,发生甲减32例(30.2%,32/106);31例患者抗结核疗程结束,停用Pto及PAS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甲减患者与未发生甲减患者MDR-TB治愈率分别为68.8%(22/32)和68.9%(5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甲减患者中L-T4替代治疗者与未替代治疗者MDR-TB治愈率分别为68.4%(13/19)和76.9%(1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60)。 结论 应用含Pto及PAS方案治疗MDR-TB,甲减的发生率较高;使用L-T4替代治疗能控制甲减;停用Pto及PAS后甲状腺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5.
孕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认知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对分娩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便于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对210例孕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访谈式调查。调查表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资料;第二部分,分娩相关知识认知状况;第三部分,孕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认知来源。结果大部分孕妇在省市级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对分娩相关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孕期对分娩相关知识认知的来源主要是书籍。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孕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地完成分娩的过程。  相似文献   
66.
糖皮质激素诱发肺结核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美兰  王永康 《医药导报》2000,19(4):388-389
目的: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结核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激素诱发肺结核23例中治愈15例(65.2%),好转6例(26.1%),死亡2例(8.7%)。结论:激素诱发结核病很大程度上与激素使用的时间及剂量密切相关。长期应用激素伴发热者应高度怀疑结核病可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市结核病疫情现状,为制定2011-2020年武汉市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5个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流调")点≥15岁应检人口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所有应查痰对象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实际受检率为96.3%,2010年≥15岁人群活动、涂阳和菌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为436.3/10万,63.8/10万,178.5/10万。2000-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2.6%,年递降率为0.3%;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下降53.4%,年递降率为7.4%;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下降23.7%,年递降率为2.7%。疫情特点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活动性χ2=30.56,P<0.001;涂阳χ2=4.69,P=0.030;菌阳χ2=15.39,P<0.001),老年人活动性和菌阳结核病患病率高于非老年人(活动性χ2=7.83,P=0.007;菌阳χ2=3.98,P=0.046),城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于农村(χ2=2.59,P=0.047)。公众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4.4%,≥...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武汉市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配置的公平性,为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全市县级结防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信息,同时收集当年人口数和地理面积,并利用洛伦茨曲线(Llrenz Curve)和Gini系数(Gini Coefficient)测算公平性。结果全市县级177名结防人员中,男女比例1∶1.72,平均年龄(41.46±1.38)岁,城区年龄偏大,郊区偏小。学历以中专和高中学历为主,占52%,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郊区学历高于城区。专业以临床和护理最多,分别占42.9%和30.5%,公共卫生专业仅占7.9%。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44.6%,高级职称仅占5.1%。岗位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占32.8%,无1人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全市县级结防人员培训率达81.4%,郊区仅为68.5%。郊区的人均服务人口数和服务半径分别是城区的1.6和3倍。按照人群分布和陆地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0.17和0.59。结论武汉市县级结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岗位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公平,必然影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和DOTS策略的实施质量以及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和评价武汉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及近期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MDR-TB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共筛查慢性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其他复治共4类涂阳患者998例,经菌型鉴定Mtb感染893例。结果 893例Mtb感染者中慢性患者127例、初治失败59例、复发451例、其他复治256例,共确诊MDR-TB患者 229例(25.6%,229/893),其中慢性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其他复治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35.4%(45/127)、33.9%(20/59)、26.4%(119/451)和17.6%(45/256)。慢性患者与初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但高于复发及其他复治患者(χ2=3.99,χ2=15.05;P值均<0.05)。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128例(55.9%,128/229);不良反应发生率85.2%(109/128);治疗至6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87.5%(98/112),痰培养阴转率89.3%(100/112)。43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0.5%(26/43)。结论 慢性患者、初治失败、复治涂阳是发现MDR-TB患者的主要目标人群;MDR-TB患者接受治疗率和治愈率不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控制MDR-TB疫情需要预防和治疗并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老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筛选纳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的起始年龄≥65岁腹膜透析患者,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透析前及随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同时记录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预后等数据,进一步分析总体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78例老龄腹膜透析患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5例(44.9%)、糖尿病肾病34例(43.6%)、高血压性肾损害6例(7.7%)、其他3例(3.8%)。随访过程中43例退出,其中39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事件19例(48.7%)、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6例(15.4%)。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30.1,53.8)个月;中位技术生存时间为37(30.8,43.2)个月。老龄腹膜透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70.5%、53.9%、41.8%、32.5%;5年技术生存率分别为85.5%、67.9%、51.9%、35.1%、27.3%。死亡组与存活组间比较发现,透析充分性、糖尿病患病率、透析后血白蛋白、血钾、血钙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后低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为老龄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龄腹膜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透析后低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为老龄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