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8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人体口腔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体微生物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其中尤以口腔微生物群为典型代表。不同的人体口腔微生物群不同,同一个体口腔不同部位、同一部位不同时间的口腔微生物群的分布也不相同。这种微生物群组成和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体口腔生态系的平衡与失调,决定着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人体口腔微生物群的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2.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CVD的发生和发展,其引起的代谢产物紊乱是主要的作用机制。本文着重介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CVD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CVD间的关联性,为CVD微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上CVD的精准干预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数字X线牙片诊断下(牙合)第一磨牙牙根纵裂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离体牙评价X线片在下第一磨牙牙根纵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平行投照对18颗下第一磨体牙拍摄不同角度数字X线片,4名观察者独立评价X线片,计算各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选取一致性最好的2名观察者的结果纳入最后评价。结果同时观察5张X线片比单独观察0°X线片的一致性好,X线片诊断下第一磨牙牙根纵裂敏感度和特异度好(Sen=77.8%,Spe=88.9%)。结论数字X线片能为下第一磨牙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两种临床常用的根管预备器械不锈钢锉和镍钛锉预备根管对充填后根管根尖孔封闭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仿真树脂根管30个,随机分为3组:逐步后退法预备组:采用不锈钢锉预备根管;冠根向法预备组:手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对照组。AHPLUS根充糊剂加牙胶尖冷测压法充填,染料渗透法评价,分别在第3,5,7,9,11天定时观察,记录染料渗漏的发生率以及染料渗漏的程度。结果第3,5,7,9,11天,逐步后退法预备组染料渗漏率分别为30%,30%,60%,60%,70%;冠根向法预备组分别为0,0,20%,20%,30%;逐步后退法预备组染料在根管内渗漏程度分别为(0.46±0.21)mm,(0.78±0.11)mm,(0.64±0.47)mm,(0.81±0.55)mm,(0.90±0.63)mm;冠根向法预备组分别为0,0,(0.37±0.16)mm,(0.48±0.11)mm,(0.56±0.19)mm,第3,5天逐步后退法预备组的染料渗漏率以及染料渗漏的程度与冠根向法预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7,9,11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冠根向预备技术比逐步后退技术成形的根管更有利于根管充填后根尖孔的密封。  相似文献   
105.
充填体边缘微漏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充填体边缘微漏检测方法,染料掺入法,凝胶扩散法,化学追踪法,电化学方法,电阻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空气压力法,热力循环法的近期研究作扼要介绍,主要从每种方法的原理,使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初步探讨在牙菌斑生物膜天然环境中,内氏放线菌尿素酶能否发挥高效尿素水解反应,以及尿素水解对口腔环境中pH值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寻找内氏放线菌尿素水解的最适条件.监测尿素水解调节细菌产酸后的pH值变化。采用SPSS软件包,对酶促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内氏放线菌尿素酶米氏常数Km=7.5mmol/L,在口腔中正常尿素浓度3-10mmol/L范围内,内氏放线菌尿素酶催化活性大约保持在最大活性的20%-63%;内氏放线菌尿素酶最适pH值=6.5,但是在牙菌斑临界pH5.0,尿素酶活性仍保持40%的最大活性;在口腔正常尿素浓度范围内,内氏放线菌尿素水解产物中和细菌产酸后,pH值不会下降到牙菌斑临界pH5.0以下。结论:在牙菌斑生物膜中,内氏放线菌尿素酶可以发挥高效尿素水解反应.尿素水解对口腔环境pH值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口腔微生物群落是指定植于人体口腔的微生物集合,多以生物膜形式行使微生物生理学功能。当微生物群落与宿主间生态关系失衡时,可诱发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包括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危害口腔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口腔微生物群落与口腔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及早产等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作为口腔及全身健康预警的重要标记。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他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已获得了海量大数据信息。在“后微生物组计划”时代如何有效地将微生物群落大数据转化为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临床诊疗手段,进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个体化医疗服务将是推动口腔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精准医疗”的重大前沿问题。本文拟从常见口腔及相关系统性疾病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入手,阐述口腔微生物群落信息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预警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基于口腔微生物群落疾病预警系统的必要性,为实现口腔疾病及相关系统性疾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精准医学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续,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考虑人群基因、环境及生活方式个体差异的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新兴医学模式。本文首次提出口腔精准医学的概念,以口腔典型疾病为例,结合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学者观点,阐述口腔精准医学对口腔学科发展的指导意义及实现口腔精准医学将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9.
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矿物质中和生物体内,在人体内能感染任何组织和细胞,分泌钙化的脂多糖,具有较大毒性,同时在菌体周围产生矿化引起组织发生病理性钙化。口腔生态环境中,如唾液、牙齿表面、牙菌斑、牙结石和髓石内存在大量纳米细菌。本文就纳米细菌及其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的家族聚集性表明龋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关于龋病的发生与易感基因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接受,本文就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