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7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1.
中医学认为脾胃失调,骨痹由生,现代医学也发现肠道健康与炎症性关节病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受损通过免疫、代谢等途径影响着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提示关节炎的诊疗过程中尤应注重肠道功能的调理。这与中医学的“从脾治痹”的概念十分相似。“从脾治痹”是近现代中医治疗关节炎的重要思路之一。脾胃亏虚,一方面影响营卫气血生成,风寒湿热易于内侵,骨肉关节失充失撑;另一方面影响气血津液运行,水湿痰瘀继之内生。脾胃功能异常贯穿痹证发病的始终。临床运用健脾利湿类方剂及循脾胃二经选穴针灸治疗痹证均有较好疗效,还可维护肠黏膜屏障、调整肠道菌群,为“从脾治痹”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2.
613.
614.
615.
导师周全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多年,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有较深造诣。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RA不仅能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而且可以导致内脏的病变。研究表明,约20%的患者可合并肺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616.
金石通淋合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金石通淋合剂并观察其疗效。方法:设计该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以排石颗粒为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金石通淋合剂治疗泌尿系结石总有效率92.2%,而对照组为6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石通淋合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17.
目的分析气腹后不同时点心排血量(CO)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拟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监测患者气腹前后CO的变化。采用单因素Lo-gisitic回归法分析气腹后不同时点CO下降的因素。结果气腹后30min,与患者CO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老年(χ2=12.22,P=0.001)、高血压(χ2=6.17,P=0.013)、高气腹压力(χ2=4.59,P=0.03)和超重(χ2=7.54,P=0.006);待放气后则仅有老年与CO下降相关,然而在气腹后即刻和头高位时,考察的因素与患者CO下降无关。结论在气腹后不同时间点,引起患者CO下降的相关因素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6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脊髓肿瘤切除多节段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路径化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多节段脊髓肿瘤切除椎板成形术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及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19.
目的探讨Stewart-Treve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Stewart-Treve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Stewart-Treves综合征中,有5例发生于乳腺癌术后,3例发生于宫颈癌术后,5例继发于慢性淋巴水肿而无恶性肿瘤病史;其中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曾行放疗;所有病例均以肢体水肿为首发症状,病变皮肤出现红斑或破溃。镜下表现为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可见浸润性生长的不规则脉管,部分区域脉管相互交通;部分区域内衬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排列呈乳头、巢片状,并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CD31、ERG、D2-40、c-myc、FⅧ和vimentin (+),Ki-67阳性指数30%~90%。患者随访,12例死亡(5~30个月),1例失访。结论 Stewart-Treves综合征少见,预后差,死亡率高,辅助免疫组化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3.0T全心MRI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CE-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检索2003年1月—2013年10月Pubmed、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图书馆、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关于3.0T全心CE-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Meta-Disc version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3.0T全心CE-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汇总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3.0T全心CE-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基于患者水平(n=477)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95%CI 0.88~0.95)和0.85(95%CI 0.79~0.89),AUC为0.9201;基于血管水平(n=1740)分别为0.89(95%CI 0.85~0.91)和0.90(95%CI 0.88~0.92),AUC为 0.9564;基于节段水平(n=4126)分别为0.85(95%CI 0.82~0.88)和0.91(95%CI 0.91~0.92),AUC为0.9506。结论 3.0T全心CE-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