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发生及诊治,提高临床抢救水平。 方法对4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 结果治愈36例,死亡4例,病死率9.52%,其中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6例患者无1例死亡。 结论提高呼吸衰竭救治率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呼吸肌麻痹,强调以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和CRRT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Rac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及小分子RNA(siRNA)干扰片段,通过调控其表达,研究Rac1蛋白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从结肠癌细胞中扩增Rac1基因,构建pCDNA3.1(+)-Rac1和pEGFP-Rac1真核表达质粒实现过表达Rac1基因;通过小分子RNA干扰抑制Rac1基因表达。利用侵袭实验、划痕实验研究Rac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通过Pull-Down实验,研究调控Rac1表达对癌细胞中GTPase活性的影响。 结果成功构建Rac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调控Rac1蛋白的表达证实其与结肠癌细胞中Rac1 GTPase的活化程度,以及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呈正性关联。 结论通过抑制Rac1的表达,可以有效阻止Rac1 GTPase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为抑制结肠癌进展提供新的干预靶点,也为进一步免疫生物过继治疗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过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组),56例患者直接进行院内急救(对照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按格拉斯哥结果评分法评价患者近期预后情况。结果院前急救组气道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院前急救组吸人性肺炎和颅内高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和11.3%,与对照组的14.3%和2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组恢复良好22例(39.3%)、死亡8例(12.9%),与对照组的36例(58.1%)、16例(2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重度残疾以及植物状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5.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因严重创伤而引起的休克类型,临床多见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其基本概念是创伤引起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是一种对生命健康威胁很大,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全身性伤害。在严重创伤中,由于有失血、失液、体液重新分布、神经介质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使休克发生居高不下。严重胸外伤伴血气胸的休克发生率为70%,伴有肝脾破裂的严重腹部伤休克率为80%,严重骨盆骨折为35%,严重多发伤为50%~70%。针对创伤性休克早期的应激反应、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失控病理特点。目前对于创伤性休克的诊治,有许多新的结论和方法,但治疗重点仍是恰当的迅速的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择自然绝经后妇女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人每日共摄人大豆异黄酮90mg,评价全身骨痛情况及更年期症状,检测两组用药前、后的全身平均骨密度以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等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绝经后妇女的全身骨疼痛及更年期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骨密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受试对象的血清钙、血清磷均有上升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有雌激素样作用,每日90mg大豆异黄酮可防治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科自2004—2007年收治的17例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在给予热水浸泡的8例石头鱼毒鳍刺伤中,4例(50%)疼痛得到明显缓解。11例给予局部麻醉的病例均获得迅速的疼痛缓解。1例出现伤口周围皮肤坏死:无1例发生严重全身并发症和死亡;平均留观时间2.7(1~7)d;平均痊愈时间8.7(5~35)d。结论 石头鱼毒鳍刺伤一般预后良好。局部麻醉能可靠、迅速的缓解疼痛和方便处理伤口。  相似文献   
38.
背景: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多病因退变性关节疾病。早期进行骨性关节炎的防治尤其重要。但获取足量的适合研究的早期骨性关节炎的人类骨标本十分困难。目的:观察关节不稳方法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软骨组织学变化。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术后1,2,4,6,8周取右膝关节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大鼠骨关节炎病程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术后2,4,6,8周,实验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呈现轻度糜烂、溃疡磨损、严重磨损、骨赘形成等病理变化。②术后1,2,4,6,8周,实验组关节软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该实验采用内侧副韧带切断+内侧半月板切除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且造模后4周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类似于人类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表现,是研究早期骨关节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制订咳喘定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板蓝根、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各品种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绿原酸进样量在0.2016~2.01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0.2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本研究采用靶向CD147的单克隆抗体对纳米基因载体颗粒进行靶向修饰后,进行针对肺癌细胞的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小干扰RNA基因治疗,观察其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效果。方法:制作可靶向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肺癌细胞CD147表达量。分别设立CP组、CN组和LP组复合物,按每6孔板孔质粒总量250 ng进行细胞转染。另设CD147靶向载体对照CA组和未转染细胞的对照(control)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造影剂的细胞内吞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Cε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ε、Ki67、MMP3、Wnt1和GAPDH的蛋白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证实,人肺癌A549细胞的胞膜高表达CD147蛋白。CP组细胞中siRNA高效进入A549细胞,质粒内吞效率大于CN组和LP组。CP组、CN组、LP组和CA组的A549细胞中PKCε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control组的(9.76±0.18)%、(98.51±0.32)%、(99.17±0.16)%和(99.68±0.11)%,CP组与control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CN组、LP组与control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CP组PKCε、Ki-67、MMP3及Wn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CN组和LP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CP组的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少于contro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CN组、LP组和CA组的有效克隆数量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CP组的过膜细胞数量明显少于contro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CN组、LP组和CA组的数量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靶向CD147修饰的纳米基因载体,可以对肺癌细胞进行高效的PKCε-siRNA基因治疗,实现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高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