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9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对肝细胞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含人内皮抑素的腺相关病毒(r AAV2 /EGFP- Endo)转染肝癌细胞Hep3B,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率。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培养液上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 4增生的抑制作用。Hep3B细胞接种裸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分别瘤内注射r AAV2 /EGFP- Endo(2×10 1 0 v.g.)、r AAV2 /EGFP或生理盐水,3周后检测裸鼠血液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移植瘤的体积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重组腺相关病毒体外对Hep3B细胞的转染率为6 2 .5 % ;转染内皮抑素基因的Hep3B细胞的培养液上清能显著抑制ECV30 4细胞的生长(P<0 .0 1)。移植瘤内注射r AAV2 /EGFP- Endo后,荷瘤裸鼠血清中内皮抑素浓度为(82 .6 4±7.5 4 ) μg/L,移植瘤的体积和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1)。结论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能够有效抑制人肝细胞性肝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教授领衔完成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种彻底快速而毫不污染手术野的术中肠减压方法,以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游离系膜后,钳夹下将拟切除肠段的下端先切断,将其近侧断端置入并固定于粘附在手术床边的塑料袋中;松开肠钳,肠内容物自由流入袋内;双手交替推挤膨胀的肠段,由近而远,由小肠向大肠,直至大、小肠的内容物彻底排空。钳夹下切断上端,移除切下的肠段和充满粪便的塑料袋。结果使用本法行肠减压术,一期切除急性梗阻的左结肠癌31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创口一期愈合。另有6例肝段切除同时切除未作肠道准备的结肠癌亦取得同样结果。同法亦用于各种急性小肠梗阻,均未造成腹腔污染。结论本法可推荐为术中肠减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0引言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临床应用6a来,已有80家医院使用.尚未发现胰肠吻合口漏[1-5].2001-01/2002-01,我们对49例患者采用单纯捆绑的方法来建立胰肠吻合口(称之为捆绑Ⅱ型,简称Ⅱ型),与同期35例原先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简称Ⅰ型)对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胰肠吻合口漏.Ⅱ型手术简化,时间缩短,十分可靠.1Ⅱ型手术的步骤1.1断胰在拟定切线近端的胰腺上、下缘各缝一针.结扎后再做一个空结,形成一个小圆圈(图1A)备用.采用刮吸法断胰,断面充分电凝止血.胰断端游离3cm,胰管开口分三点外翻缝合在胰断端上,令其始终张开,不必留置导管.1.2空肠断端的准…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近年胰腺癌治疗理念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外科可切除标准也正发生很大改变,从局部解剖学阶段上升到肿瘤学阶段,从不同角度对交界可切除定义进行完善,但目前各指南尚无统一意见。最新提出的观点以评估术后效果为基础,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有潜力,成为胰腺癌可切除性标准发展的新阶段,但目前仍有待完善。因此,本文就上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胆囊癌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癌的发病率在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因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手术机会,预后极差。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胆囊癌综合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提高对胆囊癌综合治疗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因为具有早期淋巴结转移和嗜神经性转移的特性其预后极差,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胰头癌区域淋巴结清扫作为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但是其具体清扫范围以及是否联合血管切除一直也是争论的焦点.近年来,胰头癌切除的动脉优先原则被认为是对胰头癌手术相关理论的很好补充.而全胰腺系膜切除理念的提出也为胰头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肝素对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转染的肝癌细胞侵袭能力和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人全长乙酰肝素酶cD-NA的pcDNA3-HPA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加入不同剂量肝素进行细胞培养,用侵袭小室观察肝癌细胞穿膜细胞数,用RT-PCR法检测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结果:BEL-7404细胞组和空载体转染细胞组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均为阴性,pcDNA3-HPA质粒转染组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穿膜细胞数(27.00±4.30)显著高于另外2组(分别为11.67±2.52和9.67±2.89,P<0.01);加入肝素后BEL-7404细胞组和空载体转染细胞组穿膜能力和乙酰肝素酶表达均无显著变化;而pcDNA3-HPA质粒转染组穿膜细胞数随着肝素剂量的加大而逐渐减少,超过一定剂量后则不再显著减少,但该组乙酰肝素酶表达始终阳性。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肝素可抑制表达乙酰肝素酶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不影响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天胡荽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Hep、S1 80 、U1 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正常小鼠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天胡荽提取物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 10天分别测定其对 Hep、S1 80 及 U1 4的抑制率及正常小鼠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起始给药量在 10 g/kg时即对 Hep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给药量在 3 .0 g/kg其对 Hep、S1 80 、U1 4的抑制率最高 ,分别为 4 7.0 %、5 9.0 %、5 5 .1% ;给药量在 1.5 g/kg及 3 .0 g/kg能明显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免疫器官的重量及血清溶血素值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天胡荽提取物有较广泛的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