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医药卫生   21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疾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为良性疾病,但具有周围浸润、远处转移和种植的恶性行为,其中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妇科腹腔镜手术4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67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和附件切除术214例,子宫肌瘤剜除术58例,子宫切除术185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清扫术10例,分析不同术式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妇科手术的比例逐渐升高。广泛全子宫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其它术式患者(P<0.05),不同术式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64%(3/467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指征拓宽,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合理把握手术适应证,可发挥腹腔镜技术在肿瘤专科医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田丰丰  刘青  王厚照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53-215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经血液传播,传染性强,危害大。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掌握患者基本健康状况,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梅毒检测已列为住院患者常规检测。本文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对6385例住院患者的血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试验,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应用肺阻抗血流图(IPR)、三尖瓣超声心动图右心时相和左心导管同步检测89例肺胀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顺应性。并按中医辨证分4型进行比较,结果四组间cPAMP,ePAMR,iPAMP均呈递增性升高;Cpa呈递减性下降。提示肺胀各证型间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动脉顺应性呈规律性改变。同时对IPR、TV-echoRVTI无创推算PAMP进行考核,结果证实对群体有一定价值,可作中医肺胀客观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ER)在子宫肌腺病、子宫肌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子宫肌腺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宫颈保留与否的价值。探讨子宫肌腺病的发病机理及疗物治疗效果。方法 57例患有子宫肌腺病、子宫肌腺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分别检测宫颈鳞状上皮、宫颈内口粘膜、子宫肌腺病腺上皮、子宫肌腺病肌纤维及子宫肌瘤肌纤维、子宫肌瘤腺上皮中ER、PR的表达。结果 47例患有子宫肌腺病及子宫肌腺病合并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所取的5个部位的组织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1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所取的组织中仅子宫肌瘤肌纤维处有阳性表达,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子宫肌腺病在5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内均有ER、PR的表达,这证实其与子宫肌腺病的发病有关。由此提示:子宫肌腺病患者中保留宫颈必须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86.
目前肺部真菌日渐增加,但对其正确诊断却十分困难。本文收集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有病理诊断的肺部真菌病14例,对其病理诊断前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1资料与分析1.1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71±12·24)岁。有特殊病史的5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合并糖尿病、有蘑菇种植史、从事粮食加工史、哺乳史者各1例。入院后均进行H IV抗体及CD3、CD4、CD8检查,仅1例有阳性发现;经口痰半定量培养找真菌每例2~4次,在总计38次痰培养中,有阳性结果者22次,除2次为曲菌外,均为念珠菌。有肺部病理证据的13例:其中4例无法明…  相似文献   
87.
糖尿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近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青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7):423-425
回顾分析了近10年来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提出目前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腺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大剂量孕激素的治疗作用对子宫内膜腺癌患者20例,用端粒酶PCR-TRAP 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孕激素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均值分别为0.3636(0-1.11)、0.1134(0-0.556),治疗后子宫内膜腺癌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作用与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9.
王珂  王晓娟  刘青  雷国莲  王荣  段毅鹏 《医学争鸣》2008,29(21):1966-1969
目的:建立唇炎颗粒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制剂中的生地、当归、防风和丹参,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梓醇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梓醇进样量为0.402-3.618 u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n=5),测得制剂中的梓醇含量稳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不同新辅助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AC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0~2013年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LACC 260例(鳞癌236例,腺癌12例,腺鳞癌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组82例(NACT+BT组)、单纯新辅助化疗组77例(NACT组)、仅行根治性手术组101例(RH组),通过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率、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及Cox多因素分析方法来评价不同新辅助治疗方式的临床意义。结果:①与NACT组比较,NACT+BT组能够显著缩小局部肿瘤体积(89.02%vs 76.62%,P0.05)。②NACT+BT组的深肌层浸润率、宫旁侵犯阳性率、脉管内癌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RH组(P0.05),其深肌层浸润率也低于NACT组(P0.05);NACT组的脉管内癌栓阳性率低于RH组(P0.05)。NACT+BT组术后补充放疗率(30.49%)低于NCAT组(66.23%)和RH组(7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ACT+BT组的5年PFS(90.95%)显著高于RH组(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5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HR 4.79,P0.01)、手术切缘阳性(HR 4.38,P=0.04)和NACT+BT治疗方式(HR 0.24,P=0.03)是影响LACC 5年PFS的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阳性(HR 6.47,P0.01)是影响5年OS的独立因素。结论:单纯新辅助化疗可以控制病理中危因素,但没有降低术后辅助放疗率以及改善生存结局。而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可更好地减少术后病理危险因素,降低术后辅助放疗比率,延长PFS,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