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自制脱敏Ⅰ号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用自制脱敏Ⅰ号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1例患者,362颗牙,用75%氟化钠糊剂做为对照组,治疗99例患者198颗牙,观察1-3年,进行疗效比较,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在药物作用下离体牙表面的形态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8%,对照组为61.11%。对口腔粘膜无刺激无损害,并能有效地堵塞牙本质小管,结论:自制脱敏Ⅰ号是一种良好的脱敏剂,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氟化钠。  相似文献   
152.
刘美兰  黄若玲 《华夏医学》2004,17(4):538-539
目的 :观察择期手术围麻醉期采集自体血对手术的影响 ,探讨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术中出血较多的颅脑、骨科大手术行自体输血 6 0例 ,年龄 2 5~ 5 0岁 ,利用本院设备 ,于麻醉后采集一定量自体血贮存 ,以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分别于采血前后及回输后 ,观察患者 RBC、Hb、Hct、Pit等指标变化及输血情况 ,与同期手术异体输血组 6 0例比较。结果 :自体输血组在采血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下降 (P<0 .0 1 )。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 (P>0 .0 5 ) ,输血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也无差异 (P>0 .0 5 )。结论 :大多数出血较多的择期手术均可采用自体输血来代替同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比较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检测两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探讨子宫次全切除的最佳术式。方法有子宫切除指征且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140例,47例行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45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48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同时检测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皮质醇(Cor)变化,以评估3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结果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较经腹两组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23.1±2.76)h,术后病率低(3.50%),住院时间短(6.5±1.78)d,与经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均升高,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90.78±56.35)nmol/L,较术前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21.56±15.46)nmol/L]升高不显著,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397.23±92.39)nmol/L,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24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417.40±82.31)nmol/L,均较术前升高明显,阴式组与腹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为无需特殊器材、创伤小、不影响卵巢血供且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