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医临床涉医更涉药,是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的综合运用。历代医家均是医药贯通的代表,遵古传承更是中医人的优势。而今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普遍存在不识药材、饮片,中药炮制品使用不规范,甚至不会使用炮制品的情况。这是医不知药的现实存在,是对中药没有透彻理解的体现,也是目前中医临床类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因而要增强中医临床医生的执业能力,提升中医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中药综合实训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临床中药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人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构建核心蛋白聚糖(DCN)过表达和敲减质粒。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褪黑素组、TGF-β1+褪黑素+siDCN组、TGF-β1+褪黑素+siNC组、TGF-β1+DC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存活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DCN、TGF-β1、Smad2、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TGF-β1+褪黑素组、TGF-β1+褪黑素+siDCN组、TGF-β1+DCN组细胞存活率均较TGF-β1组高,TGF-β1+褪黑素组较TGF-β1+褪黑素+siDCN组细胞存活率更高(均P <0.05)。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PCR表明,TGF-β1组较对照组DCN和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TGF-β1+褪黑素组与TGF-β1+褪黑素+siDCN组较TGF-β1组DCN、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TGF-β1、Smad2蛋白及m RNA表达下调;TGF-β1+褪黑素组较T...  相似文献   
113.
刘珊  韩艳秋 《现代肿瘤医学》2016,(18):2842-2845
目的:探讨维生素C 是否能影响顺铂杀伤卵巢癌细胞株OVCAR5、SKOV3、CAOV3,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探。方法:使用梯度浓度维生素C及顺铂处理卵巢癌细胞株,显微镜下观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使用ATP-TCA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选择对维生素C敏感的卵巢癌细胞株。氧化敏感探针DCFH-DA标记细胞 ,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C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 )水平。结果:三株卵巢癌细胞维生素C处理的敏感度不同,但总体呈现出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细胞受到抑制作用增加,维生素C对于顺铂杀伤细胞的作用具有辅助加强效应,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其中较低浓度维生素C处理OVCAR5细胞15min各组胞内H2O2 水平相比对照组稍高,当处理浓度为5 000μmol/L时细胞H2O2 水平明显升高,达到164%。培养30min后,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H2O2 水平比15min时升高更明显。不同浓度组分别达到对照组的94%、106%、122%、188%,培养60min后检测荧光强度发现各给药组H2O2 水平均已低于对照组。12h后检测到细胞内的H2O2 水平处于更低水平,各组均未达到对照组的50%。结论:较高浓度维生素C能增强顺铂杀伤卵巢癌细胞株的能力,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该结果可能由于维生素 C通过自氧化机制产生过氧化氢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4.
肺癌是全球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肺癌手术中转移淋巴结清扫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染色持续时间长,且能准确地示踪淋巴结;同时可用于肺癌的载药化疗及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纳米碳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5.
熊伟  蒋永新  刘珊  王红  谢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5,(17):3197-3199
摘要:目的 探讨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细胞毒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放射增敏作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HCT116及HT29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计算蒿甲醚对HCT116及HT29细胞的放射增敏比,评价其放射增敏效果。结果 蒿甲醚对HCT116及HT29细胞作用24 h、48 h、72 h的IC50分别为:HCT116:300 μg/ml、270 μg/ml、170 μg/ml;HT29:280 μg/ml、250 μg/ml、200 μg/ml。蒿甲醚对HCT116及HT29细胞在平均致死剂量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31和1.25。结论 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可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及HT29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制剂(抗疲劳5号药物)治疗症候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受试组战士120例,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制剂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服药前、服药2周后野外带无氧面罩进行长跑1000m后观察各项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性增加,与服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血清睾酮、皮质醇、尿素氮水平与服药前、对照组服药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复方制剂组服药后测试前后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1秒量(FEV1)、用力呼气1秒率(FEV1%)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抗疲劳5号药物)防治症候性疲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运动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清血红蛋白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血清睾酮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及增加人体脏腑能量储备与携氧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观察中药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与附子水煎液相比对虚寒模型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10只)及虚寒模型组(30只).采用生石膏、龙胆草、黄柏和知母水煎液灌胃大鼠15天复制虚寒模型,之后将虚寒模型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治疗组,10只)、附子水煎液组(对照组,10只)及模型组(10只),两个用药组分别用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附子水煎液分别灌胃治疗5天,模型组继续予模型药灌胃,空白对照组继续予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大鼠肝组织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PA)、糖原(Gn)含量以及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力.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A含量、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给药组P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DH含量、PA含量、Na+ -K+ -ATP酶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比附子水煎液热性略大,似乎能产生更多的能量,但是最终结论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寻求高寒缺氧环境对人体面色产生的影响,了解缺氧对人体脏腑功能的损伤程度。方法:通过用特定高寒条件下人体超强运动和装带缺氧装备制成高寒缺氧模型,用望诊法和面诊检察仪对缺氧模型和对照组进行系统观察。并与实验室及微循环检测相对照。结果:实验组远距离观察,面色红紫、暗紫出现为100%,近距离面色观察唇色出现红紫、暗红紫等变化为91%。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4%,研究中还进行了面色、舌诊、脉诊三种中医诊法的观察比较,由于面色观察迅速性和易显性使其观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诊法30%以上。结论:缺氧对人体五脏六腑都有损害,而这种损害在诸多人体生物特征中,首先由面色表达出来,因此在高寒环境注意面色观察是发现人体缺氧的最佳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9.
研究SSRIs在抗抑郁治疗的起效时间对治疗结局有无影响。方法对152例应用SSRIs抗抑郁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F32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根据治疗2周后HAMD减分率是否大于25%将患者分为早期治疗起效组和早期治疗无效组,随访观察治疗结局。结果早期治疗起效组临床痊愈率(51.1%)高于早期治疗无效组(30.6%);早期治疗起效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3.5±12.3)天,短于早期治疗无效组(64.3±15.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SRIs抗抑郁治疗早期起效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0.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细胞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我院从2004年1月起,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加红外线照射治疗I期和Ⅱ期压疮,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