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过良好根管治疗的牙在做烤瓷修复前 ,一般都要做桩核 ,我们从 1995年开始 ,利用自凝塑料先制作塑料桩核 ,完成后并作烤瓷备牙、取模 ,制作内冠蜡型 ,然后把制作好的内冠蜡型和塑料桩核一起包埋、铸造 ,同时获得金属内冠和金属桩核 ,共修复治疗 6 8例患者 ,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因时间紧促而急于烤瓷修复的患者和外地患者 ,经X光片检查根充完整的病例 6 8例。上海产自凝牙托粉及液 1套 ,小塑料棒 1根 ,铸造用北京产镍铬合金 1盒 ,美国 3M临时冠 1套。把需修复的牙先根管制备 ,必需使根管壁无倒凹 ,利用小塑料棒经磨改后正好能插入制备…  相似文献   
7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个全球问题,目前已经明确Hp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对其感染的现状及临床研究的可能具有较为理想根除率的治疗方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3.
吴真洁  胡旭  吴健谊  刘泉 《中国医药》2011,6(2):181-182
目的 比较羟乙基淀粉与聚明胶肽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两者用于体外循环预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聚明胶肽组各20例.分别应用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1000 ml进行体外循环的预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前术前肌酐、尿素、尿酸水平[羟乙基淀粉组分别为(68.4±10.2)μmol/L、(6.34±1.53)mmol/L、(336.8±91.1)μmol/L;聚明胶肽组分别为(64.2±20.5)μmol/L、(6.02±2.08)mmol/L、(337.9±113.1)μmol/L];术后1 d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羟乙基淀粉组分别为(78. 3±22.4)μmol/L、(7.44±2.38)mmol/L、(336.5±128.5)μmol/L;聚明胶肽组分别为(80.5±24.7)μmol/L、(8.56±2.29)mmol/L、(340.3±118.4)μmol/L];术后5d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羟乙基淀粉组分别为(70.7±33.2)μmol/L、(7.34±3.76)mmol/L、(242.8±99.5)μmol/L;聚明胶肽组分别为(68.4±19.3)μmol/L、(7.45±3.09)mmol/L、(249.5±78.7)μmol/L].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均可安全用于体外循环的预充.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青少年疲劳性颈椎脱位与后凸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9年3月本院治疗青少年疲劳性颈椎脱位与后凸畸形患者20例,其中寰枢椎半脱位1例,后凸畸形19例 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4例.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由治疗前平均7.9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平均2.8分,最终随访平均1.2分.经平均24.1个月 (12~84个月) 随访,17例患者一期治愈(半年以上无复发) 另3例保守治疗者分别于治愈后6~17个月复发,其中2例再次牵引后支具固定而治愈,1例支具固定半年后治愈.结论:有长期低头学习、玩电脑游戏或工作病史的青少年,出现颈部疼痛不适、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X线有颈椎失稳或畸形表现者,即可诊断 早期牵引等保守治疗有效,对症状严重牵引治疗无效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颗突骨折应用可吸收小夹板内同定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2侧髁突骨折的患者行手术切开解剖式复位,应用可吸收小夹板进行内固定,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张口度及(牙合)关系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X线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断端移位、骨不愈或缓迟愈合表现,术后(牙合)关系恢复良好,下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可达解剖式复位,固位效果可靠,能自体降解固定材料,无骨折不愈和缓迟愈合表现,其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髁突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6.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12例的解剖学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异体前交叉韧带(ACL)修复重建损伤的膝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关节镜的监视下采用经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异体ACL移植解剖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断裂12例,平均随访14个月,术前Lysholm法评估平均60.1±5.8。结果: 12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按照Lysholm法评估达90.8±5.2,其中优良率达80%。全组病例无关节粘连、切口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膝关节镜下采用异体ACL解剖学重建ACL,可同时达到解剖学重建和等长重建,损伤小,康复快,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ACL的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四川省德阳市手足口病病例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5型(coxsackievirus A5,CVA5)的基因特征,为防控CVA5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德阳市2013—2021年手足口病监测中收集到的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fluorogenic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PCR)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选择Q-PCR检测结果 CT值<30的非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分别进行VP4/VP2区和VP1区基因扩增和核苷酸测序,再用MEGA 7.0. 26软件构建CVA5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基因特征。结果 2013—2021年德阳市共收集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标本3 115份,经Q-PCR检测非EV-A71/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为1314份;选择其中的353份标本进行VP4/VP2区和VP1区核苷酸测序,在280份标本中检测出8种肠道病毒型别,其中10份为CVA5。德阳市10份CVA5标本之间,VP1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1...  相似文献   
78.
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培利  王玉华  刘泉  徐艳玲 《河北中医》2009,31(10):1593-1594
目的观察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百赛诺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甘利欣15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C、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9.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几千年来一直作为基本法则指导临床诊疗疾病.直接遣药组方(以下简称组方)是指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以治疗方法为依据选择恰当药物组合成方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后路椎体间截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及强直性脊柱炎假关节形成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体间截骨矫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21例及强直性脊柱炎假关节形成患者3例 椎间植骨融合17例,后外侧植骨融合6例,1例截骨矫形后椎管连续性好未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脊柱畸形均获得良好矫正,Cobb角由术前平均37°(17°~56°)降至术后4°(0°~12°),术后纠正率为89%.经平均31(6~61)个月随访,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患者疼痛改善显著,VAS评分由术前的8.7下降到术后2.4,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69下降到26,最后随访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分别为2.2和23.Frankle分级B级1例无恢复,C级2例恢复至D级,D级4例恢复至E级 2例括约肌功能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改善.结论:经椎体间截骨矫形减压脊柱固定融合术,可以有效完成脊柱后凸的矫形、减压与稳定性重建,临床症状缓解满意,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