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视黄酸(retinoic acid, RA)是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在胚胎发育和细胞的生长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cellular retinoic acid-binding proteins 2, CRABP2)是一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胞内蛋白,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将RA运输到细胞核中,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RAR)结合,从而调控特定的下游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CRABP2的异常表达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能通过调节诸多生长或凋亡相关通路或关键生物学分子,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CRABP2或许可以作为新的肿瘤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并作为恶性肿瘤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CRABP2与肿瘤发生发展、耐药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及瘦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减患者40例(甲减组),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甲减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替代治疗。分别测定对照组及甲减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瘦素水平。结果治疗前甲减组血清尿酸、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治疗后二者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减患者治疗后血清尿酸、瘦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检测血清尿酸、瘦素水平对了解甲减病情、观察预后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3.
将60例初诊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用虫草制剂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B组单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连续用药2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治疗24个月后A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较B组显著降低,且优甲乐剂量低于B组;结论虫草制剂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国医堂运行情况。[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国医堂运行评价指标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核心小组讨论等方式确定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国医堂运行情况,确定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赋值,初步了解目前国医堂运行情况。[结果] 构建了国医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分成3个准则层,10 个次准则层,23个指标层。通过对国医堂内管理人员、患者、医护人员分别进行国医堂运行情况问卷调研后得出天津市国医堂总体指数良好,初步达到天津市卫生局“三方向”、“三目的”的要求,但“两升两降”的目标尚不明显。[结论] 天津市国医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是比较合理的,并且目前运行情况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75.
微小RNA家族在调控基因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调控的基因涉及细胞增殖、凋亡、生长、分化和代谢、血管化和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物过程,其表达谱和表达量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口腔扁平苔藓中微小RNA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目的:体外研究雌激素膜受体GPR30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宫颈腺癌HeLa和宫颈鳞癌SiHa细胞株,分别用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和拮抗剂G15处理宫颈癌细胞株。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处理前后宫颈癌HeLa与SiHa细胞中GPR30、TLR3 mRNA及其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G1、G15及Poly I:C处理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1)HeLa细胞中GPR30表达量高于SiHa细胞。G1处理后HeLa、SiHa细胞中GPR30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G15处理后,HeLa、SiHa细胞中GPR30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2)HeLa、SiHa细胞中TLR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5327±0.05373)、(0.3526±0.05774),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572±0.097039)、(0.5002±0.09718)。G1能降低He La、Si Ha细胞中TLR3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G1 10-6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15能增高HeLa、SiHa细胞中TLR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G15 10-5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oly I:C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6mmol/L、10-5mmol/L G1分别处理后,宫颈癌HeLa、SiHa细胞生长增殖率分别为(16.68±5.86)%、(26.67±3.25)%及(14.99±6.43)%、(22.72±1.77)%,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6mmol/L、10-5mmol/L G15分别处理后,宫颈癌HeLa、SiH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1.09±2.32)%、(22.99±3.15)%及(15.86±6.49)%、(19.18±2.6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颈癌细胞中存在雌激素膜受体GPR30表达,宫颈腺癌细胞中GPR30表达量高于宫颈鳞癌细胞,体外调节GPR30表达可影响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GPR30表达可通过上调TLR3表达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GPR30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7.
固有免疫系统是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依赖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外源病原微生物然后将其清除。Toll样受体(TLR)和Nod样受体(NLR)是介导免疫识别的重要受体,其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不仅启动了固有免疫应答,而且激活了适应性免疫应答,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早期炎症反应中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其粘附、活化及凋亡的整个过程可受TLR的调节,促成炎症反应的无损伤性收敛,使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相似文献   
78.
澳大利亚针灸标准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针灸在澳大利亚正蓬勃发展.为适应这一发展势头,澳大利亚中医针灸标准化制定工作相继展开,并走在了西方国家的前列.本文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三方面介绍澳大利亚针灸标准,概括描述标准的内容并分析澳大利亚针灸标准化工作现状,以期为针灸国际标准化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采用支配及skyline 法研究分析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中医院120 例活动期RA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来氟米特组(LEF 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PT 组)、中药内服组(NF 组)以及中药内服联合芙蓉膏外敷组(NF+WF 组),每组30 例,观察4 组治疗前后免疫炎症指标(ESR、RF、hs-CRP、CCP、GPI、IgA、IgG、IgM、C3、C4)、代谢指标(GLU、T-C、ALB)变化及其对比,并采用支配及Skyline 两种数理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SPSS 软件分析结果显示LEF 组、NF+WF 组总有效率均高于TPT 组及NF 组( P<0.05,P<0.01);与TPT组及NF 组治疗后相比较,NF+WF 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VAS、DAS28 评分差异更显著(P<0.05);LEF 组、NF+WF 组ESR、CCP、RF、hs-CRP 差异更显著(P<0.05);NF+WF 组C3 差异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对比,仅LEF组及NF+WF 组ALB 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EF 组与NF+WF 组及TPT 组与NF 组相互之间治疗后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支配及Skyline 法结果显示NF+WF 组支配率最高,虽在支配率上与LEF 组差距不大,但在Skyline线中NF+WF 组所占比重最高。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能显著改善活动期RA 患者的各项免疫炎症指标,同单纯的中药内服及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其病情活动,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