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水囊填塞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水囊填塞法治疗的3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单纯采用水囊填塞法治疗的2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7%(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7/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水囊脱落及宫颈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联合水囊填塞法协同治疗,能有效治疗产后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2006-2014年福州地区临床用血趋势,为福州地区的采供血形势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6-2014年福州地区临床用血资料,分析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四大种类血液成分用血变化趋势.结果 1)福州地区成分输血比例自2010年起就达100%;红细胞成分血(RBC)用血量在2006-2009年年均增长11.1%,2011-2012年年均减少6.8%,2013年开始有所回升;血浆使用量变化趋势与RBC-致;血小板使用量2006-2014年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1.1%;冷沉淀使用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较2006年增长318.1%.2)医院平均每床位RBC用血量2006 2008年呈现增长趋势,2009-2013年逐年减少,年均减少7.8%.3)RBC和血小板使用主要集中在市区三级医疗机构,使用量分别占RBC和血小板用血总量的79.8%和96.5%.结论 福州地区成分输血理念已基本普及,但临床用血需求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血液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专职卒中救治团队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卒中绿色通道给予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20月5月31日即专职卒中救治团队成立前的2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355例及介入取栓患者85例;2020年6月1日开始成立专职卒中救治团队,由脑血管病专业方向的神经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急诊护士及神经内外科护士组成,有全职科主任和护士长,独立的病房,专门收治需静脉溶栓和(或)介入取栓治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以自成立专职卒中救治团队至2022年5月31日2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757例及介入取栓患者27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率、就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DNT)、就诊至介入取栓股动脉穿刺时间(DPT)、DNT≤60 min达标率、DPT≤90 min达标率、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取栓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取栓患者住院病死率、介入取栓血管再通率等。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等...  相似文献   
64.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丽霞  胡振杰  张玉想 《临床荟萃》2005,20(19):1114-11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ICU中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9%~70%,病死率高达50%~70%.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04年VAP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VAP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七叶皂苷钠,均连续...  相似文献   
66.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1月来某院建册的824例孕妇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以及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12例。早期干预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组只进行常规产检。在其妊娠24~28周时进行糖耐量筛查实验。比较2组研究对象孕产妇在24~28周时体重增加情况,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干预组412例孕妇在24~28周时有104 例体重增加≤6.0 kg,229例在6.0~8.0 kg,79例>8.0 kg。常规护理组412例孕妇,在24~28周时有92 例体重增加≤6.0 kg,193例在6.0~8.0 kg,123例>8.0 kg。早期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孕妇体重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412例孕妇中,妊娠期糖耐量异糖耐量受损者23例,妊娠期糖尿病者有12例;常规护理组糖耐量受损者35例,妊娠期糖尿病19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7.
背景:神经干细胞基因疗法的提出,给运动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与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目的:综述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基因调控促进运动性脊髓损伤恢复的效果。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1991-01/2010-12有关神经干细胞疗法治疗运动性脊髓损伤的文献,以“neural stem cells, gene therapy, exercise spinal cord injury, gene modification, gene transfec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基因治疗”为中文检索词,排除重复性、陈旧性研究,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的基因治疗能够通过其神经营养因子的修饰、增殖分化和移植技术,以替代坏死、凋亡的神经细胞,并在损伤区域分泌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达到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神经通路的重建、新生神经元的增殖等促进运动性脊髓损伤的再生与修复。同时,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运动性脊髓损伤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包括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成熟性、转基因后的稳定高效表达性等相关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需要不断的进行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68.
患者女,67岁。主因左耳后皮疹20年,溃烂2年余就诊。患者自述20年前左耳后长出一绿豆大小皮肤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数年后匠疹略增大,表丽变粗糙,当地医院诊断刺瘊,自行数次用头发捆勒祛除之,未见效,皮疹增长缓慢无不适感。  相似文献   
69.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致病作用已基本明确,循环血中沉积在眼部的AGEs和晶状体的各种蛋白糖化形成的AGEs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导致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过引起晶状体前、后囊膜下纤维化和混浊致白内障,且其在高糖环境下含量有所增高.研究表明,AGEs和TGF-β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0.
刘丽霞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13-1214
目的:对比观察派通欣(reteplaserPA)联合低分子肝素与联合普通肝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7-10~2009-04,共38例AMI患者随机接受rPA+普通肝素和rPA+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溶栓后2hrPA+低分子肝素组再通17例,再通率为89.47%;rPA+普通肝素再通16例,再通率为84.21%(P〉0.05)。rPA+低分子肝素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5.26%;rPA+普通肝素死亡1例,死亡率为5.26%(P〉0.05)。rPA+低分子肝素组出血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5.26%;rPA+普通肝素出血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0.52%(P〉0.05)。两组共再通33例,再通率为86.84%;共死亡2例,死亡率为5.26%;出血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7.89%。结论:PA联合低分子肝素或联合普通肝素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两组在再通率、死亡率、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