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5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为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例新鲜成人尸手标本经肱动脉灌注天然乳胶-红色球磨染料混合液,观察第二掌背动脉皮肤返支动脉的起点、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支。结果在本组标本中,皮肤返支血管出现率100%。在第二掌背动脉与食指伸肌腱交叉连接远侧(0.5±0.2)cm处穿出,距掌指关节近侧(1.2±0.5)cm处进入皮肤,可见(1.7±0.7)支细小皮肤返支血管分支,在背侧浅静脉的深面向近侧纵向扇行分布行走,这些细小的血管网之间有很多的吻合,皮肤返支血管外径(0.3±0.1)mm,主要皮肤返支血管长度为(6.5±0.8)cm。结论皮肤返支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恒定,皮肤返支血管可增加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血管蒂的长度,为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克服了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从指背取皮需植皮留下瘢痕的缺点。  相似文献   
32.
背景:自1968年Kimura首次描述了峡部裂的直接修复以来,直接修复峡部崩裂已成为青年患者合乎逻辑的术式,并发展了多种内固定形式以增加修复的成功率。 目的:观察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采用改良Scott法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并评价应用于青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3-10/2004-02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和对象:选用8具新鲜健康小牛L2~L6标本,由光明乳业南汇屠宰场提供;另选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采用改良Scott法治疗的青年性腰椎弓崩裂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31岁。 方法:①生物力学实验:8具新鲜小牛标本,于L4椎弓峡部制作椎弓崩裂模型,在Spine2000测试仪上按正常组、椎弓崩裂组、改良Scott组、钩螺钉固定组和Buck螺钉组顺序分别测量腰椎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②临床试验:对12例单纯腰椎弓崩裂患者接受自体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施行改良Scott法内固定,根据术后X射线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MacNab’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 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术后X射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融合率),并根据MacNab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包括疼痛、对工作的胜任能力)。 结果:改良Scott法及另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显著增加固定强度,并有效恢复腰椎稳定性。12例患者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未见椎弓根螺钉及钢丝松动、断裂,X射线峡部融合率为100%;患者下腰痛或放射痛等症状显著缓解,按MacNab’s标准,优8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2%。 结论:改良Scott法是一种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的治疗青年性腰椎弓崩裂的方法,在减少融合节段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但需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3.
第4、5跖跗关节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量第4、5跖跗关节的多个解剖学参数,了解具体结构,评估其活动能力.方法 对10个成人新鲜冰冻足部标本进行解剖测量第4、5跖跗关节的关节面直径、关节面夹角和第5跖骨倾斜角.结果 ①测得第4跖跗关节面远侧横径为(8.58±0.30)mm,纵径(12.89±0.52)mm,近侧横径为(8.65±0.29)mm,纵径(13.0±0.47)mm;第5跖跗关节面远侧横径(10.61±0.98)mm,纵径(12.22±0.46)mm,近侧横径(8.65±0.29)mm,纵径(13.0±0.47)mm;②第5跖骨倾斜角为51.5°±2.8°,骰骨两跖跗关节面所构成的夹角为147.2°±8.5°;③两关节为平面关节,第5跖跗关节面呈三角形,第4跖跗关节面呈长方形,纵轴较长.结论 第4、5跖跗关节为平面关节,在不同平面尤其矢状面具有一定的活动度,临床上需要尽可能保留此两关节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34.
踝关节扭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损伤,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上下楼,甚至平地走路时,一不小心都有可能发生。踝关节扭伤后疼痛明显,局部软组织肿胀比较严重。“一走就痛。但又不可能不走路”。因此常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  相似文献   
35.
下肢截肢残肢延长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的严重创伤、肿瘤、慢性感染、坏疽和关节成型失败常需作截肢治疗。截肢平面的选择,往往涉及到既要切除一定范围的病变组织,又要尽可能保留残肢长度以便改善下肢功能和便于安装假肢这对矛盾。理想的残肢是保留更多的大关节,在髋和膝关节以下保留最大的杠杆力臂,在保留的关节以下有足够的骨和软组织便于假肢安装,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目的和意义 该手术目的是为了增加下肢截肢后残端的长度和宽度,重建理想的残端负重骨,以适  相似文献   
36.
我院从 1997年~ 1999年间 ,用逆行交锁钉治疗 2 6侧C3型股骨髁部骨折 ,经随访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年龄 2 4~6 1岁。受伤原因 :汽车事故伤 16例 ,摩托车手或乘员损伤4例 ,坠落伤 5例 ,其他伤 1例。多数伴有其他部位损伤 ,除了创伤失血性休克、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以外 ,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 17处 ,其中髋臼 3处、股骨干 12处、髌骨 1处、胫腓骨 1处。本组 2 6例中开放骨折 3例 ,手术时为陈旧骨折2例。股骨髁部粉碎骨折经X线平片和CT证实表现在股骨的粉碎骨折 ,常常伴有前后髁…  相似文献   
37.
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自2004年5月~2005年2月,对30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延期切开复位应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预防性植骨。[结果]术后随访8~17个月,平均13.9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7周(9~16周)。按Mazur评分标准: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预防性植骨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38.
断肢再植后期容易出现主要血管闭塞等情况,术后肢体存活与侧支循环的建立密切相关。断肢再植侧支循环的建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近期研究证明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可能成为提高再植肢体存活率的一种新疗法。  相似文献   
39.
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雁西  俞光荣 《现代医学》2004,32(6):417-419
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常见的并发症 ,神经病变在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早期起着主要作用 ,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形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后果可导致截肢或危及生命。作者就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外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目的 介绍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方法 运用重建钢板、可塑形钢板、“Y”型钢板和“T”型钢板对69例77侧跟骨骨折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77侧骨折中73侧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一4年3个月,平均14.2个月。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73侧骨折中,优29侧,良40侧,可4侧,优良率94.5%。结论 对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直接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