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何辉  章华 《安徽医药》2013,34(3):297-299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OTs)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BOTs患者共60例,无瘤进展生存(DFS)作为患者随访的指标;生存率根据Kaplan-Meier法计算,Logistic回归统计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初次手术方式、FIGO分期、微浸润与BOTs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根治性手术的无瘤生存期长于保守性手术,附件切除术的无瘤生存期长于囊肿切除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GO分期、微浸润、初次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有关,在治疗中应考虑患者的因素,需要生育的患者尽量行保守性手术,在生育后尽量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42.
良、恶性肾上腺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鉴别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肾上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鉴别良恶性肾上腺肿瘤中的价值. 方法: 留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组织标本31例,立即液氮中速冻保存.应用TRAP-ELISA法测定肾上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在肾上腺肿瘤标本31例中,6例阳性,阳性率19.4%,其中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癌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2例) 5例端粒酶均为阳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端粒酶亦阳性. 结论: 良性肾上腺肿瘤一般无端粒酶活性,恶性肾上腺肿瘤具有较强的端粒酶活性,检测肾上腺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和销骨钩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移位型锁骨肩峰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26例)和销骨钩钢板组(32例),对两组分别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锁骨钩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并对所有患者作6个月~6年(平均3.3年)的随访。结果:根据karlsson的疗效评判标准,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为92.3%,锁骨钩钢板组优良率为96.9%。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移位锁骨肩峰端骨折更为可靠,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北京市早产儿出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围生结局。 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市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并上报北京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79 17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生胎龄<28周的极早早产儿(EEPI)、出生胎龄≥28~ 32周的早期早产儿(EPI)、出生胎龄≥32~34周的中期早产儿(MPI)、出生胎龄≥35~37周的晚期早产儿(LPI)分别为1 021、7 858、9 102、61 192例。收集所有早产儿的家庭人口学信息(户籍所在地、性别及其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出生胎龄、妊娠胎数,母亲孕期风险情况(风险高、低),以及早产儿围生结局等。采用χ2检验,对早产儿发生率,影响EEPI、EPI、MPI及LPI发生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围生儿结局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EEPI、EPI、MPI及LPI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EEPI、EPI、MPI及LPI出生体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IEC-C-03-V04-FJ2)。 结果①本研究时段北京市早产儿总体发生率为5.68% (79 173/1 394 782);2014—2019年每年分别为4.55%(11 355/249 429)、4.56%(9 549/209 455)、6.67%(15 983/ 239 692)、5.56%(14 674/263 991)、6.45%(13 790/213 819)及6.33%(13 822/ 218 396),呈总体增高趋势,并且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36.451,P<0.001);每年EEPI、EPI、MPI及LPI发生率,亦均呈上升趋势,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91、244.086、242.817、1 381.002,P<0.001)。②EEPI、EPI、MPI及LPI户籍所在地、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孕期风险情况、父亲年龄、父亲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母亲孕期风险情况、父亲职业和文化程度,均为影响EEPI、EPI、MPI及LP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低风险孕妇分娩更晚期的早产儿可能性,是孕期高风险者的1.049倍(OR=1.049, 95%CI:1.001~1.100,P=0.047);父亲职业为公务员、军人、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民营企业、私有企业或个体户工作人员,其获得更晚期的早产儿可能性,分别是父亲职业为无业人员或学生人员的1.351倍(OR=1.351, 95%CI:1.290~1.415,P<0.001)与1.293倍(OR=1.293,95%CI:1.239~1.351,P<0.001);父亲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其获得更晚期的早产儿可能性,是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者的1.084倍(OR=1.084,95%CI:1.000~1.176,P=0.049)。③男性、非北京市户籍、单胎妊娠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分别为(2 455.5±601.2) g、(2 420.1±605.9) g、(2 456.8±612.4) g,分别显著高于女性、北京市户籍、多胎妊娠早产儿的出生体重(2 347.5±593.3) g、(2 400.1±596.6) g、(2 223.8±504.2) g,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5、4.715、709.884, P=0.020、0.030、<0.001)。本研究时段内各年出生早产儿的出生体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12,P<0.001)。④本组79 173例早产儿的先天畸形、颅内出血、出生窒息、听力筛查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生率分别为0.43%(343/79 173)、0.21%(167/79 173)、6.45%(5 105/ 79 173)、2.34%(1 809/77 236)与0.10%(78/79 173)。其中,EEPI、EPI、MPI及LPI的先天畸形、颅内出血、出生窒息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未通过及未筛查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08、25.281、9 656.282、197.692,P<0.001)。 结论2014—2019年北京市早产儿发生率为5.67%,早产儿围生期结局与早产儿的家庭人口学信息密切相关。因此,针对早产儿家庭人口学信息的医疗干预及管理,可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带皮神经伴行血管蒂轴型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修复四肢软组织临床应用探讨。方法:对15 例四肢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尺桡神经浅支,隐神经,腓肠神经等带皮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逆行或交腿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4cm ×8cm ,最小4cm ×3cm 。对2 个小腿标本进行解剖与血管造影研究。结果:12 例全部成活,2 例部分坏死,1 例失败;随访皮瓣质地满意。结论:此类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切取方便,可旋转,多向移植,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48.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钉闭合穿针固定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闭合穿钉、动力性交锁1例,静力性交锁9例,全部扩髓.结果平均随访1年,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结论闭合带锁髓内钉固定下肢骨干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亨廷顿相关蛋白1(HAP-1)的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海马NSCs,应用Real-time PCR 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VPA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0、1、3和5d时H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成年SD大鼠多组织及NSCs、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HAP-1 mRNA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技术下调NSCs中HAP-1的表达后,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神经元特异分子微管解聚蛋白2(Stmn-2)、神经元分化因子1(Neurod-1)、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突触蛋白1(Syn-1)基因和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微管蛋白Ⅲ(Tuj-1)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检测NSCs向Tuj-1阳性神经元分化的比例,并观察神经元发育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PA组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HAP-1 mRNA和蛋白在VPA处理后1 d和3 d表达明显上调;HAP-1 mRNA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海马中呈优势表达,在神经元中表达较高,NSCs中表达较低,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最低;干扰HAP-1表达后,VPA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减少,神经元发育变差。 结论 VPA可能通过上调HAP-1的表达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析粥样斑块的造影显像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26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粥样斑块全部显影;3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中,17例有少量稀疏显影,13例无显影。结论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微循环情况,可以无创性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