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1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湖南某钨矿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本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本区花岗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等研究,确定花岗岩性质,并总结控矿地质条件,为矿山地质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在系统研究湖南宁乡天井冲石煤矿区温冲石煤钒矿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区真厚度、发热量和钒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并总结控矿条件,确定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3.
“13·6·30”遂宁市特大暴雨成因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孙俊  邓国卫  张渝杰  陈佳  吕斌 《气象》2014,40(10):1174-1182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至7月2日四川遂宁地区特大暴雨过程中高原低涡和西南涡的耦合作用对本次特大暴雨的影响以及低空急流演化特征和强暴雨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高原涡和西南涡发生耦合时会使得高空低涡发展加强,并激发遂宁暴雨天气的产生。急流为高空低涡的发展提供不稳定能量。超低空急流和低空急流对强降水有提前2 h的指示意义,低空急流指数增大的过程和降水量的强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74.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铁矿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我国铁矿资源的类型、成矿区(带)和赋存特点,概述了当前我国铁资源的状况,提出了铁矿资源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筛选要考虑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铁矿床类型齐全,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次之;我国铁矿床成矿条件复杂,大型、超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且伴(共)生有益组分多,但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主要包括鞍山-本溪、攀西-滇中、冀东-密云、长江中下游、鄂西-湘西北、邯郸-邢台等6个成矿区(带),新疆地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找矿的重点;铁矿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应考虑铁矿床成矿规模、成因类型、成矿时代、成矿区(带)等因素,兼顾具有典型、潜力巨大的铁矿床作为筛选对象。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陕西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和全国省以上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分别建成地面宽带通信网,省级气象信息传输流程和路由随之进行调整。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气象信息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气象信息其传输流程和传输路由不同。网络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气象信息传输的流程和路由,将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正常传输,提高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时效和通信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
Taking the semi-arid area of Yuli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improves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t the county scale using the 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 assessment framework, integrates the VSD framework and the SERV(Spatially Explicit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model, and decomposes the system vulnerability into three dimensions, i.e., exposure, sensitiv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 Firstly, with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exposure risk source of the research area, the vulnerability indexes were screened by the SERV model, and the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eco-environment. Secondly, with the aid of RS and GIS, this study measured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in Yulin City during 2000–2015 and explored intrinsic reasons for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vulnerabilit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spatial pattern of Yulin City's SESs vulnerability is "high in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and low along the Great Wall". Although the degree of system vulnerabil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e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improved, there is a sharp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stem vulnerability and exposure risk.(2) The evolution of system vulnerability is influenced by the risk factors of exposure, and the regional vulnerability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exposure risk are affected by the social sensitivity, economic adaptive capacity and other factor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uncertainty of decision makers, the future scenarios of regional vulnerability are simulated under different decision risk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WA multi-criteria algorithm,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regional system un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was predicted based on the decision makers' rational risk interval.  相似文献   
77.
邓嘉美  陈佳  高琼  张华英  王军  叶泵  李孝宾 《地震》2016,36(3):99-108
利用宾川主动源项目16个地震台站2011年9月~2014年1月期间记录的5.8级以上远震波形资料, 提取各台站下方的P波接收函数, 并据此计算、 分析宾川地区地壳厚度变化情况和泊松比分布特征。 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果显示: 宾川地区平均地壳厚为45.3 km, 地壳厚度呈“北深南浅”、 “西浅东深”的特征。 地壳厚度最深的是小银甸, 47.9 km, 最浅的是排营台, 42.1 km, 两者相差5.8 km。 程海断裂附近Moho面较深, 红河断裂附近Moho面较浅; 程海断裂附近地壳厚度变化较明显, 红河断裂附近变化较缓。 从泊松比的分布情况来看, 研究区内泊松比分布是不均匀的, 自南向北存在较大差异, 呈“北低南高”的特征。 红河断裂附近, 泊松比属于中高(0.26≤σ≤0.29), 程海断裂附近, 泊松比较低(σ≤0.26)。 泊松比分布特征和地壳厚度相反, 表明宾川地区的增厚方式主要由上地壳增厚所致。  相似文献   
78.
利用CAP方法反演2021年漾濞6.4级地震震源机制,并基于云南地区2015~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采用叠加应力场反演方法反演漾濞6.4级地震前后不同时段的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云南地区2013~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震源区附近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漾濞6.4级地震性质为右旋走滑型,矩震级MW6.03,矩心深度5.8 km,节面Ⅰ走向39°、倾角75°,滑动角-16°;节面Ⅱ走向133°、倾角75°、滑动角-164°。应力张量方差空间演化特征显示,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应力张量方差经历了一个低值-显著升高-震前下降形成新低值-震后显著升高的变化过程。应力张量方差时间演化特征显示,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应力张量方差在地震前1~2 a达到最高值,后持续下降,下降至最低值后发生转折并趋势回升,整体呈正“V”字型,地震发生在正“V”字型转折后趋势回升阶段。应力张量方差的时空演化特征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9.
秦巴山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探究秦巴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已有研究受限于系统复杂性,仅聚焦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整体性评价,缺乏对各子系统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的讨论。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脆弱性与应对能力两个维度建立恢复力指标体系,使用TOPSIS模型对陕南地区2005—2020年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衡量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各子系统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识别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陕南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生态系统脆弱性分别与生态系统应对能力、社会系统脆弱性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其他子系统之间主要表现为波动变化的协同关系。(3)与权衡关系相关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地形破碎程度和垃圾处理能力;与协同关系相关的主要贡献因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垃圾处理能力以及教育发展水平。本研究从权衡与协同关系的问题视角出发解析社会-生态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80.
利用德阳2014—2021年气象观测数据和大气颗粒污染物数据,分析了PM2.5和PM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并以2017年1月25—28日PM2.5污染过程为案例,开展了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和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21年德阳PM2.5和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二者浓度的日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时、17时,月均浓度都表现出“夏低冬高”的特征。(2)德阳四季PM2.5和PM10日均浓度均与降水量及地面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的相关性则存在季节差异。(3)地面均压场、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的静稳天气条件以及上游污染物的输入是导致此次重污染形成和加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