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科学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要介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成都基地)5种新型野外地震观测手段:高精度氢实验观测、电磁监测实验卫星三频信标系统地面接收站、AETA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高精度光纤应变场检测仪实验观测和冷原子绝对重力仪实验观测.  相似文献   
62.
本文探讨了省级时空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时空信息数据中心通过多源异构时空信息数据的集成融合,建立唯一的、统一的、权威的时空信息数据汇集中心、共享中心、服务中心。面向泛在网环境,建立时空信息"一张图",按需提供各类时空信息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63.
利用同一观测条件和方法,对SP3400气相色谱仪改装前后40天西昌川32井水中溶解气O2、CO2、N2三个组分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证明改装后的SP3400气相色谱仪稳定性更好,观测数据精确度更高。本次改装解决了SP3400气相色谱仪自2014年6月在西昌水化台启用以来面临的色谱柱老化频率高、仪器稳定性差、观测结果连续性不足等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4.
于1987年11月在青岛附近的脱岛采到属于异触虫科的小型砂间多毛类数条。经研究表明,这些标本为异触虫属的新种——滑毛异触虫Pisione livisetosa。本文对该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形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5.
66.
67.
赵晶 《四川地震》2014,(3):38-40
论述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应用领域,介绍了四川省地震局正在研制建设中的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的基本情况,对其技术方案、系统构成、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8.
回顾了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发展与演变,并对每一个时期的烈度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无论哪一个时期的烈度表在被评定者使用时,均会受到评定者经验的多寡、认知的不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即使是同一调查点不同调查人员得出的烈度结果也可能相差甚远。对新《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
赵晶  曾润颖 《中国科学D辑》2008,38(4):445-451
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构建、PCR-RFLP分析等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海床以下230cm深度的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深部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主要包括弘变形菌(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CFB类群(Cytopha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各个类群的菌属组成均较为简单.其中讲变形菌为最优势菌群,卢变形菌为次优势菌群,它们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 aligenes).CFB类群中的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革兰氏阳性菌在该深度沉积物中的数量也较多,主要为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对细菌类群的分析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该深度的沉积物中仍然存在较为丰富的有机物质,而这些深部生物圈中的细菌在“暖池”区海底沉积物环境的氮循环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赵晶 《探矿工程》2021,48(11):112-117
车辆动荷载处于基坑周边时,现行行业安全规范将其归纳为一般危险源。杭州某基坑围护因发生局部坍塌,使邻近道路塌陷,调查认为车辆动荷载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文中结合该案例,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并对照现行标准规范,探讨车辆动荷载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规律。提议将车辆动荷载提升为重大危险源,从跨行业研究、提高基坑外限载、完善基坑监控以及现场管控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同时建议将车辆动荷载列为研究对象,找出力学模型,归纳出影响规律,给出针对性措施,补充完善到现行标准规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