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地球科学   5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威海市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埋区。并在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进一步优选出几个垃圾填埋场地的首选场址,可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2.
SeaWinds散射计海面风场的几何反演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SeaWinds散射计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积随风速和相对方位角的变化规律, 从信息图谱几何形态特征出发, 提出了一种新的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依据最小概率误差的遍历搜索算法, 反演时不依赖方差, 仅从信息图谱几何形态特征就可以反演风矢量。实验共用了218623条数据(即218623个风元)。实验结果表明, 与对应的美国NASA反演数据(L2B)对比, 风速平均相对偏差为7.4%, 风向平均偏差为9.5°。  相似文献   
33.
由于信息化时代对空间导航系统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未来空间战争中,导航战将是主要的战争形式之一。为提高生存能力,导航卫星需要具备一定的轨道机动能力。这里针对某种设定的机动模式,对卫星所需的燃料进行了初步估计,为导航卫星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约束。  相似文献   
34.
花垣县李梅地区早寒武世清虚洞期碳酸盐岩中的风暴沉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可通 《湖南地质》1989,8(3):10-16
扬子地台东南缘的花垣李梅地区,早寒武世晚期清虚洞组钙质风暴岩分布广泛,表现为层数众多,剖面类型丰富,识别标志清楚,颇具特色。风暴作用强度和侵蚀力按地层层序自下而上有由弱到强的规律性变化,与本区清虚洞期陆棚浅滩化演变过程相对应。早寒武世晚期的风暴事件与本区岩相、岩性的分布,均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用模糊聚类分析把全区夏季降水分成四个区域,分别计算出每区的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和覆盖率。并以500hpa相关区域高度和降水自身周期作因子,用逐步回归双重分析方法建立起8个预报方程,其历史拟合率较高且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
黄子洞地电台位于广东省新丰江水库以东约5公里处,台站附近地势比较平坦,地表为老第三纪红层,厚约300米左右。 台站建于1968年,目前共有5道测线,它们分别垂直或平行于河源断裂,其中第四道测线布设在河源断层的东南侧,并与断层垂直,线路长1000米。 由于该台位于我国南方,空气湿度大,雨季  相似文献   
38.
登陆过程中热带风暴"黄蜂"螺旋云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热带风暴"黄蜂"在登陆过程中逐小时高分辨红外云图上的螺旋云带及其强对流云团的变化规律.从强对流云团发展为主螺旋云带的演变过程中,螺旋云带主要表现为其前端的对流逐渐加强,其余部分逐渐减弱,以及前端的强对流云团总体表现为旋入运动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其余部分的云团总体表现为远离中心等的特征.初步探讨了螺旋云带结构变化与风暴强度之间的关系和"黄蜂"在登陆后迅速减弱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9.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接壤处的四川九寨沟地区发育了总厚6000m以上的碳酸盐岩,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系列专项调查,将该区内岩石地层划分为9个岩组。生物地层划分了3个珊瑚组合带,3个腕足组合带,1个腕足顶峰带,2个双壳顶峰带以及有孔虫组合带和顶峰带各1个。生态地层研究划分了两个生态群落。根据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划分了11个地球化学段。研究了地层的常量元素和碳同位素特征。对碳酸盐岩进行了微相分析。综合各项沉积标志进行了沉积环境判别,其中岷河组沉积环境最为特殊,属于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可见光在大气和水体中的瑞利散射效应和吸收、反射效应特征,提出了九寨沟、黄龙水体颜色主要源自水体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否定了广泛采用九寨沟、黄龙水体的“瑞利散射成因”说和“元素离子呈色”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