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地球科学   11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32.
耗散结构论中的模型方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耗散结构理论是系统科学的新兴学科之一,它研究系统演化的一般条件、机制,并把对系统的研究推进到动态阶段、作者探讨了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所使用的模型方法,分析了从原型实例到耗散诉提出及其反应模型-布鲁塞尔器的建立过程。最后提出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五条原则。  相似文献   
33.
基岩水的壁间运动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基岩水与孔隙水的比较分析,介绍了基岩水的分布、水动力学和水化学特征,指出了基岩水运动具有均位趋势、选择流动及汇流特性,得出了渗流理论不宜用于基岩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了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了应用GIS处理地质信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以在河北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为实例,介绍了应用GIS处理分析地质信息的一般方法。最后分析了GIS处理地质信息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随着GIS技术及其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GIS在处理地质信息方面将显示出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6.
吉林省安图县海沟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沟金矿是大型石英贫硫化物脉型金矿床。矿区侵入岩可划分为四个花岗岩单元,矿体(脉)在平、剖面上都具有斜列的特点。含金石英脉的产出和分布严格受NNE-NE向断裂控制。金矿区控矿构造型式为EW向大断裂的派生断裂控制矿床,成矿构造序列划分为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构造对矿床(矿体)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等距性构造控制矿脉分布;断裂多期活动对富矿体的控制。分析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作用是以充填  相似文献   
37.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黔桂地区7条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测定,发现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碳酸盐岩的δ13C值有明显差异,前者δ13C多大于3.0‰,后者多小于3.0‰,进一步对晚二叠世δ13C的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δ13C的变化可能与晚古生代末期聚煤作用的减弱密切相关,后者造成自然界碳库中的12C的富集,从而使得海水以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中的δ13C值降低。此外,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也随陆地植被减少而减少,结果造成大气中的CO2的大量富集,从而进一步产生温室效应,制约生物界的发展。联系到这一阶段生物界的衰亡灭绝,可以认为温室效应是晚二叠世生物逐渐衰亡及晚二叠世末群体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陷落柱导水是煤矿突水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分析了华北型煤矿陷落柱的特点及其危害、导水性陷落柱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发生陷落柱导水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水文地质预测与综合物理探测相结合预防陷落柱导水的思路和方法,并实例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裂变径迹长度测量标准化研究——锆石蚀刻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时间蚀刻的锆石径迹长度测量,确定海南迅速冷却火山型锆石的水平封闭径迹(HCT)平均长度L=10.93 μm,标准偏差为0.93 μm,可作为锆石长度测量的参照标准.对锆石的蚀刻标准进行了探讨,确立垂直C轴的表面径迹宽度Dpar为(1.0±0.5)μm的蚀刻标准,要求Dpar>1 μm和Dpar<1 μm的颗粒数应大致相当,以及封闭径迹宽度DHCT<1.0 μm的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40.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对72个上述矿物电子探针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与其成因产状对应的含铬绢云母、含铬伊利石、含铬绿泥石、含铬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的系列成分标型。研究表明,具最高铬含量的上述矿物样品均位于近金厂岩体穿脉的最北端。在铬铝云母SiO2-Cr2O3关系图上可以看出,不同成矿背景的铬铝绢云母,其Cr、Si离子数有分区特点,而本矿床的铬铝云母成分标型反映其富硅富铬的特点,与金厂超基性岩体的变质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