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科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2008年夏季对东山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现状.结果表明,2008年夏季游泳动物调查渔获物种类共80种,以鱼类为主(54种),其余依次为蟹类(10种)、虾类(8种)、头足类(6种)和其他类(2种);渔获物优势种(IRI>100)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iunolen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us)等15种;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密度为363.05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为16 605 ind./km2,低于同季节东海大陆架和南海北部大陆架浅海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也低于兴化湾等湾口类型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渔获物种类和现存资源较历史数据有衰减的趋势;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08,表明该水域仅受到轻度污染,仍适合渔业资源生物的生长和繁育,但需要加强管理和养护.  相似文献   
22.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片段,对采自于台湾海峡的4个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4个斑鰶群体均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度和低的核苷酸多样度;邻接关系树结构简单,且单倍型网络图呈星形结构,二者均未检测到与地理群体相对应的谱系结构;AMOVA和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的计算结果显示斑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微弱,无显著群体遗传结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均暗示斑鰶经历了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推测扩张时间大约在5.29×104a前,属于更新世晚期.斑鰶幼体较长的浮游期和洋流的输送作用可能是造成该海域群体间具有较高遗传同质性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示该海域的斑鰶可作为同一种质资源和保护单元进行评估、管理.  相似文献   
23.
南极鱼类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暨中智第2次联合南极半岛综合科学考察采集Yelcho站周边海域南极鱼类,并基于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种类鉴定。序列相似性结果显示仅2尾鱼类能准确鉴定到种,剩余6尾属于模糊种;结合Gen Bank中的同源序列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能明显分为4个组群,且各物种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均高于该物种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隙,证明各物种鉴定结果的有效性。8尾样品内存在3个有效种,南极鱼科7尾,裸南极鱼科1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Yelcho站周边海域鱼类在物种组成和生物量上均以南极鱼科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24.
利用2013年29次南极科考对南极半岛普利兹湾的调查采集到的鱼类进行多样性和分类鉴定,所有站位的样品均由雪龙号采集。位于高纬度普利兹湾内的鱼类多样性和相关的评估尚未知晓。因此,有必要对该调查海域的鱼类多样性进行准确的评估。本航次共捕获鱼类样品99尾,为了克服形态鉴定不准确的缺点,我们结合DNA条形码(COI基因片段)技术对种类鉴定,同时下载NCBI基因库中的公开数据作为参考。利用NJ系统发育树和条形码间隙共准确鉴定出22种鱼类,其中与形态鉴定相对应的有13种,5种鱼类准确鉴定到属的水平,4种鉴定到其近缘种。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显示南极鱼科鱼类在种类组成中属于优势种类,但是在本次调查中并未发现这一现象。受调查方法和站位数量的限制,本次调查鱼类表现出较低的多样性和较低生物量,这一结果可能导致对普利兹湾鱼类多样性认识的片面性。结果证明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的用于普利兹湾鱼类的种类鉴定,同时南极鱼类的种类鉴定和分布是了解南极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南极鱼类在大尺度上对其准确的种类鉴定。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遭受了严重的海水白点病的感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水白点病是由体外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引起,不仅能引起被感染鱼类生理的破坏,还能够引发二次细菌感染。有报道指出一些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具有抗刺激隐核虫的活性。大黄鱼hepcidin-like(命名为Lc-HepL)是从刺激隐核虫感染大黄鱼后的比较转录组中挖掘到的一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中,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分析了该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刺激隐核虫感染后,qRT-PCR检测到Lc-HepL在鳃、肌肉、肝脏、头肾、肠道和脾脏6种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且上调的时间点出现在幼虫感染阶段、滋养体脱落阶段和二次细菌感染阶段,结果显示Lc-HepL在抗刺激隐核虫和二次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外成功诱导并纯化的重组Lc-HepL(rLc-HepL)对某些病原菌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强抗菌活性。本研究首次探究了rLc-HepL的抗刺激隐核虫活性,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其能引起幼虫细胞膜破裂、内容物外泄,该结果首次提供了大黄鱼hepcidin-like具有强抗刺激隐核虫活性证据。研究数据表Lc-HepL很可能是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一种重要的先天免疫因子,具有应用到未来的药物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26.
The taxonomy of Coilia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China, and yet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omponent taxa remain controversial. We used a PCR-based fingerprinting technique,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to characterize and identify all four species of Coilia in China. We examine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four species of Coilia and a subspecies of Coilia nasus with AFLP. A total of 180 AFLP loci were generated from six primer combinations, of which 76.11% were polymorphic. The mean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airs of taxa ranged from 0.047 to 0.596. The neighbor-joining tree and UPGMA dendrogram resolved the investigated species into three separate lineages: (1) C. mystus, (2) C. grayii and (3) C. brachygnathus, C. nasus, and C. nasus taihuensis.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FLP data is inconsistent with current morphological taxonomic systems. The AFLP data indica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C. brachygnathus, C. nasus taihuensis, and C. nasus. Therefore, the two species described under Coilia (C. brachygnathus and C. nasus taihuensis) are treated as synonyms of C. nasus.  相似文献   
27.
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资源分布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6月~2007年4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底拖网监测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2个海域小黄鱼资源密度指数(CPUE)分布、环境因子特征、CPUE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资源密度指数分布除了秋季分布有显著差异之外(t′_((33))=2.69,P=0.011),其余季节分布均无显著差异(春季:t′_((43))=1.68,P=0.104;夏季:t′_((60))=0.31,P=0.756 7;冬季:t′_((43))=1.74,P=0.089);夏季的底层盐度分布和水深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在其他季节,黄海南部和东海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分布等环境特征的差异明显,均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回归分析和AIC模型选择中,2个海域夏季的小黄鱼资源密度受到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数最多,而冬季受到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最少.综合推断,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和环境分布特征,2个海域的小黄鱼分属于不同种群,但在2个海域交界处有混栖种群.  相似文献   
28.
荣成俚岛和胶南斋堂岛斑头鱼渔业生物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10月采自荣成俚岛和胶南斋堂岛近海的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繁殖群体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群体斑头鱼的体长组成和体质量组成差异不显著,优势体长组均为100~150mm,优势体质量组分别为20.0~50.0g和30.0~70.0 g;体长与体质量关系分别为W=2.0×10-5L3.0.257(R2=0.968 7)和W=1.0×10 5L3.0805(R2=0.943 8),肥满度指数(K)分别为1.83±0.19和2.08±0.20.荣成俚岛斑头鱼较胶南斋堂岛群体的生长速度慢、肥满度指数低,但卵径大、性成熟较早.斑头鱼雌雄个体的性腺成熟度和性成熟系数均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肝脏指数和肥满度指数变化可作为判定斑头鱼繁殖时期的重要依据.水温不同造成2个群体繁殖期差异,胶南斋堂岛群体繁殖时间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报道了在福建省晋江和厦门近海采集到的新记录种——中国鱚,将其分布区向南延伸至福建省沿海,并对采集到的中国鱚进行形态特征的重新描述,及扩增其DNA条形码.中国鱚的主要鉴别特征为:第一背鳍鳍膜具不规则的、呈弥散状的黑色斑点,由前往后逐渐稀疏;第二背鳍沿鳍条具3~4行规则的黑色斑点;侧线上鳞数为6~7;脊椎骨数为37~39.结合Gen Bank中鱚属鱼类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采集到的中国鱚与中国鱚模式种聚类到一起,并与其余种类明显分开,在遗传距离和氨基酸水平上与其他种类产生了明显地分化,进一步证明了DNA条形码能高效快速的鉴别鱚属鱼类.本研究为鱚属鱼类分类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调查发现中国鱚主要分布在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河口区,南至韩国光阳沿海,北至中国福建省沿海,数量较少并不能形成渔汛.  相似文献   
30.
南极鱼类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利用中国第32 次南极考察暨中智第2 次联合南极半岛综合科学考察采集Yelcho 站周边海域南极鱼类, 并基于形态学和DNA 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种类鉴定。序列相似性结果显示仅2 尾鱼类能准确鉴定到种, 剩 余6 尾属于模糊种; 结合GenBank 中的同源序列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能明显分为4 个组群, 且各物种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均高于该物种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 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隙, 证明 各物种鉴定结果的有效性。8 尾样品内存在3 个有效种, 南极鱼科7 尾, 裸南极鱼科1 尾, 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Yelcho 站周边海域鱼类在物种组成和生物量上均以南极鱼科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