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科学   3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基于2014—2020年茅岭江入海口断面径流量及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数据,通过LOADEST模型优化计算了COD、TN和TP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1)LOADEST模型建立的茅岭江COD、TN和TP的入海通量回归方程,模拟计算的入海通量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2)模拟计算的COD、TN和TP多年平均入海通量分别为34 537 t/a、3 302 t/a和235 t/a,月平均入海通量分别为2 878 t/月、275 t/月和19.58 t/月;雨季COD、TN和TP的入海通量分别占年入海通量的77%、80%和71%;COD、TN和TP的年入海通量中分别有21 059~25 271 t/a、1 775~2 130 t/a和70~84 t/a来自于非点源,COD和TN主要受非点源控制,TP不仅受非点源控制,也受点源控制。(3)对比分析钦江和茅岭江COD、TN和TP的多年平均入海通量可知,钦江COD、TN和TP的多年平均入海通量分别约为茅岭江的1.16、2.15和2.37倍,入海通量不同主要受沿岸居住的人口数量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美丽属海绵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属海绵Callyspongia sp.分布广泛,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炔、肽类、生物碱、脂肪酸、聚酮类、甾体等,其中许多化合物具有抗污浊、抗肿瘤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美丽属海绵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利用2013年夏季包括大、中、小潮的三门湾大范围、同步水文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三门湾近期潮动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门湾属于强潮海湾,湾顶处的各项潮汐特征值均大于湾口处.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性质,潮波在向湾顶传播过程中浅水分潮增强明显.涨、落潮流历时相当,涨、落潮平均流速大小也比较接近,整体上优势流保持在45%~58%之间,涨落潮动力相对平衡.涨、落潮流矢表现出明显的往复流运动形式,整体涨落潮流向顺应三门湾的平面形态,主流向与湾内等深线基本平行.底摩擦对潮流的垂向结构作用明显,流速在垂向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致成对数型结构分布,即表层或次表层流速最大,越靠下层流速越小,底层流速最小.各个测站之间,底层流速相对集中,越靠上层各测站之间流速大小差异越大,表层和次表层各站点之间流速大小差异最大.流速梯度极大值出现在急流附近,流速梯度的极小值出现在憩流附近.海床底部的粗糙度对流速梯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鲁东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东地块指沂沭断裂带以东的山东部分。本文从地体的观点 ,在介绍鲁东地块研究简史的基础上 ,指出其在中生代以前与鲁西地块有着相同的沉积历史 ,尤其胶南隆起上在地史时期曾有过华北型晚石炭世的沉积 ,因而不符合地体的含义 ,鲁东地块仍为华北地块的一部分。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分界线 (或两地块在印支期的最终拼接线 )应在嘉山至连云港、赣榆之间 ,而不是前人提出的青岛诸城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5.
从地震灾害防御指挥信息系统中的WebGIS技术研究入手,分析了在地震灾害防御指挥信息系统中采用WebGIS技术对地震灾害防御指挥带来的优势,同时探讨了地震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系统集成发布以及今后对地震灾害评估等一系列过程。研究了基于WebGIS技术建立地震应急防御指挥系统的理论实现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地震灾害这一特殊情况的研究,分析研究了基于WebGIS集成应用技术在地震灾害防御指挥信息系统中的优点,对处理其他灾害防御指挥信息系统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6.
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南区化探数据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南区不同标高、不同地质体中成矿元素Cu的分形特征的详细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区成矿元素Cu的异常下限为224.274×10-6,并对成矿元素Cu的富集趋势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认为地下较地表、深部较浅部、石英二长闪长岩较花岗闪长岩所经历的成矿期次要多,样品间的差异性要大,成矿元素的富集趋势要强,因此,深部有石英二长闪长岩是本区最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107.
一、矿床地質概述 (一) 地层: 矿区內最老的岩层为震旦紀白云岩和角頁岩。白云岩的出露宽度一般在300~1100公尺,岩层中常夹有燧石和白云質的条带及結核。角頁岩在矿区內出露常可1~2层以上,在矿区内常与花崗閃长岩体接触,也有夹于白云岩层中者。角頁岩多呈黑色、黑褐色、紫色块状結构及不明显的片状結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黃鉄矿、磁鉄矿和磷灰石等,在靠近接触带的边部,有时出现紅柱石。在北湾子、朝梁子一带角頁岩的厚度較大。  相似文献   
108.
杨斌  李骏青 《矿产与地质》2000,14(5):333-336
东桃铅锌矿床矿石中发育典型的纹层状构造和软沉积滑动变形构造,成矿流体偏酸性及相对富钠贫钾,富钙贫镁特点,表明铅来源以地层沉积物为主,硫主要来源于沉积岩或海水硫酸盐,成矿环境为一种相对还原环境,矿体直接围岩是一种喷流岩。  相似文献   
109.
王刚  杨斌 《江西地质》2000,14(4):309-311
本文结合江西地勘局的实际,总结了地勘单位在近年来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基本成绩,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基本困难,就地勘单位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提出了基本对策,旨在初步探索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0.
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查与监督,已经成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常用手段。本文结合河北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践工作,探讨并总结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技术方法、应用实践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