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科学   2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正3月9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自4月9日起施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与2013年起实施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规范(试行)》相比,《规范》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规范》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土地利用司负责人。记者:什么是出让地价评估?为什么需要对出  相似文献   
52.
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特别是2017年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浙江省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依法依规为前提,努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各项改革,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更多一点。日前,据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民意测评结果显示,全省不动产登记群众满意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53.
地貌形态是构造和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主要通过构造活动和岩石的抗侵蚀能力等来调节。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古老造山带往往可以忽略构造驱动的岩石抬升,使得研究岩石抗侵蚀能力对其地貌雕刻的贡献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大多数活动造山带地貌研究的结果显示地貌主要受控于活动构造,关于岩性对地貌演化影响的报道较少。色尔滕山山前断裂为河套盆地北缘的一条重要控盆断裂,全新世以来该断裂的活动性较强,曾发生过两次较大震级地震(M6. 4和M5. 9)。前人活动构造研究表明该断裂的活动性具有空间差异,中部乌加河镇活动性最强,两端逐渐减弱。但相对河套盆地北缘其他大型断裂(如狼山山前断裂、乌拉山北缘断裂和大青山山前断裂),该断裂的地貌参数研究较少。同时其地貌演化特征及发育机理仍然不清楚,这些均制约了对该断裂的变形动力学理解。本文基于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对该断裂进行详细的河流地貌学参数研究,包括使用Arcgis和Matlab脚本提取色尔滕山山前33条河流的子流域盆地面积 高程积分(HI)和相应河道陡峭指数(Ksn)、河道纵剖面及其裂点等地貌学参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HI值大部分处于0. 40~0. 66之间,其中乌加河镇附近具有高值,流域盆地处于发育的壮年期。瞬态河道和稳态河道均沿着色尔滕山山前断裂走向分布,可能表明色尔滕山山前大部分河道目前处于瞬时地貌向均衡地貌演化阶段,并且通过对比发现瞬态河道裂点成因存在岩性和构造共同控制的现象。河道陡峭指数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乌加河镇附近(S13~S20)陡峭指数较大,向两边陡峭指数逐渐减小,在S8河流以西又有增大的趋势。通过结合岩性和降雨情况分析发现,河道陡峭指数除了受岩性抗侵蚀能力影响外,其分布还与色尔滕山山前断裂垂直滑移速率分布和垂直位错分布基本一致。综合来看,地貌参数的空间分布是岩性差异和色尔滕山山前断裂活动分段差异性共同控制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岩性和构造对地貌的协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54.
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稳妥做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后的日常权籍调查工作.日前,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就《通知》作了解读. 目的——为不动产登记提供规范有效的调查成果,维护和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5.
正为深化"八八战略",持续释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破解用地制约、提升农村发展动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杭州市将通过厘清"五本账"、把好"五个关"、统筹"五个+",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升级版"。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建华介绍,近年来,该市西  相似文献   
56.
利用天山地区近50年(1966—2015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天山南北坡相对湿度(RH)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天山南北坡RH对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风速、参考蒸散量、日照时数的敏感性,并探讨了引起RH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整个天山地区RH变化有略微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北坡RH总体呈下降趋势,南坡RH总体呈上升趋势。(2) RH空间分布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南北坡全年及春季以下降趋势为主,而夏、秋、冬三季均以上升趋势为主,且南坡变化趋势的显著性高于北坡。(3) RH对风速、气温、日照时数及参考蒸散量均为负敏感,对降水量为正敏感。北坡RH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日照时数>参考蒸散量>风速>气温>降水量,南坡敏感程度依次为日照时数>风速>参考蒸散量>气温>降水量。空间分布上,仅降水量敏感系数高值区位于北坡伊犁河谷,其余要素敏感系数高值区均位于南坡。(4)参考蒸散量是影响天山地区RH变化的主导因子,整个天山地区参考蒸散发贡献率较高,日照时数贡献率高值区集中于北坡伊犁河谷,风速、降水量、气温贡献率高值区均集中于南坡克孜勒苏地区。  相似文献   
57.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采集了325个根系土样品,测定了Pb、Hg有效态含量,并探讨了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Pb、Hg有效性增加,直接导致农作物中Pb、Hg含量增加,保持土壤p H值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防止土壤酸化,可以降低重金属危害。(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Pb、Hg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呈负相关。所以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可以降低Pb、Hg元素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3)随着土壤黏粒的增加,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降低,说明黏粒可以吸附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与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存在一定关系。土壤p H值、有机质、黏粒是控制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本刊讯(记者 李倩)日前,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截至7月21日,全国335个地市、2855个县区中,已有170个地市、1451个县(市、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分别占比50.7%、50.8%,对比年初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确定的力争年底前所有市县颁发新证、停发旧证的任务时间表,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落地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59.
研究区目的层埋深较浅,地震剖面上存在多套强反射轴。由于钻井资料少,虽然已知油气层为强反射的"亮点"特征,但样本点少,缺少强反射与含油气性的统计关系,无法直观判定强反射的流体属性。研究区目的层地震资料分辨率好,保幅性好,具备开展识别"亮点"油气藏的条件。本文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目的层段发育的地震强反射区进行了综合研究,例如正演模拟判定真假"亮点"、AVO地震属性识别"亮点"、道集检测验证"亮点"油气性等,总结了研究区目的层段"亮点"型油气层的响应特征,并进一步刻画了含气砂体的发育规模,最后提出了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60.
运用专业地震解释及构造建模软件,综合利用焦作地区地震数据、钻孔数据、地质信息对活断层二维浅层地震剖面进行层位与断层解释,同时对断层平面组合与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地质资料与地震数据的有机结合,构建近地表Q3地层底界面、Q地层底界面、N地层底界面分布模型和第四纪断层模型。以第四纪断层模型为基本骨架,以近地表地层分布为主要分层,模拟Q-Q3地质体、N-Q地质体的构造形态和断层发育情况,系统反映近地表N地层底界面至Q3地层底界面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