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科学   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江苏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分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华  查勇 《海洋科学》2002,26(9):70-73
结合国内外分形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江苏淤泥质海岸海岸线的分形机理问题,指出;江苏海岸的形成受到了构造和河流泥沙淤积的双重作用,而海岸线的走向则受到了构造,河流淤积,滩面物质组成与沿海黄海沿岸流的共同作用;另外,江苏海岸线分维的变化与海岸的淤积和侵蚀有着必然的联系;再者,江苏海岸物质组成具有分形性质,这是江苏海岸线具有分形性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2.
张家口北部坝上草原地区属于典型的半干旱草原牧区, 近年来受到人为活动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剧, 草原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本研究依据张北县二台镇土地利用现状边界布设了136个土壤采样点, 测定了土壤2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GIS空间插值(IDW)方法来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迁移富集与分异机理, 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表层土壤9种重金属元素(Cd、Hg、Mn、Cr、Cu、Pb、Zn、Ni和As)污染程度、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研究区9种重金属元素土壤环境质量单指标等级评价以一等、低风险土壤为主。根据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Hg、Pb受人类活动及成土母质控制, 其余7种元素均受成土母质的控制。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 9种重金属元素除Hg以外地累积指数均小于0, 总体为无污染等级, Hg为中污染等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结果显示Hg和Cd为潜在危害元素, 其中Hg整体达到很强生态危害程度, Cd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 其他元素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重金属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在研究区七间窑村—哈拉勿素村以西地区为中等生态危害风险区, 其余地区为轻微生态危害风险区。  相似文献   
23.
广州市海珠区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及其土-气交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在冬夏两季对广州市海珠区表层土壤和空气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采样和分析,对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六六六类(HCHs)含量水平在2007年冬季和2008年夏季分别为0.57~8.77 ng/g和0.30~14.9 ng/g,平均值分别为2.87 ng/g和3.04 ng/g,都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冬季和夏季滴滴涕类(DDTs)含量水平分别为3.69~697.7 ng/g和0.88~263.3 ng/g,平均值分别为85.5 ng/g和39.4 ng/g。海珠区部分地点DDTs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DDTs为该区域表层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在研究区域对逸度模型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24.
中国旱灾分维及其灾情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分形理论,首先分析了中国旱灾中的分形结构,然后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旱灾灾情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5.
自Mandelbrot(1967)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分形与分维的概念以来,分形理论已经在包括地球科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地应用,由此分形理论也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3大科学发现之一.对于地震,相关研究不仅已经揭示出了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与能量这3个方面的分形性质,而且还认为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地震活动的分维会出现变小的趋势,并由此认为分维可能是预测地震发生的一个较好的物理量(朱晓华,1999).在大量关于中国地震研究的基础上(李善邦,1981;傅征祥,1997),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8大自然区内公元前1831年~公元1979年间地震活动的总体特征、地震强度-频度关系对长时段地震资料的适用性以及地震活动b值与分维值在空间上的变化,从而为中国地震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素材.  相似文献   
26.
山系的分维及山系与断层系关系──以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山系为例运用分形理论对山系分布是否具有分形性质进行了统计分形分析,并探讨了山系分维的地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分维的相关性,进行了山系、断层系关系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了断层系形成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27.
文章结合对苏锡常进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地探讨了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等人文因子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当环境污染分指数(经过了正相关处理,其值越大表明区域受到的环境污染影响程度越小)、社会经济分指数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这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趋势;当环境污染分指数、社会经济分指数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这时如果环境污染分指数值与社会经济分指数值的年变化率值之和大于0,则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值的年变化率为正,即生态环境质量出现相对地提高,反之亦反。  相似文献   
28.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与自组织临界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朱晓华  蔡运龙 《地理科学》2004,24(3):264-269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SOC)思想,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并揭示了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的自组织临界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包括松花江等七大流域洪涝灾害受灾县数、洪涝灾害伤亡人数、干旱伤亡人数、各类自然灾害总的伤亡人数等)标度-频度分形关系模型。最后指出,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的自组织临界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而标度-频度的幂律值则是一个相对值。  相似文献   
29.
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杨秀春  朱晓华  严平 《中国沙漠》2003,23(6):691-696
文中在概述中国沙漠化地区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为了实现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发展的形式定位在生态旅游,进而对沙漠化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还提出了若干有利于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展的生态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30.
曾普胜  李华  朱晓华  麻菁  苟瑞涛  王聚杰 《地质通报》2015,34(10):1826-1836
云南曲靖盆地内的蔡家冲火山岩作为扬子克拉通内部深断裂受青藏高原向东南逃逸而影响强度的标志之一,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区新发现的新生代火山岩的斑晶成分主要为正长石和少量黑云母,为钾质火山岩(粗面质火山岩);结合火山岩的全岩成分、微量元素分析,确定蔡家冲火山岩为粗面质火山岩(超钾质火山岩),经湖相水解后K、Na等碱质组分部分流失,导致该区火山岩在火山岩分类图解中落入碱质稍低的花岗闪长岩区域,其本质是水解的粗面质火山岩;全岩K/Ar同位素测年显示:火山岩活动时间范围在44.9±0.8~48.4±0.9Ma之间;火山岩下部至上部年龄差大致为3.5Ma,属于古近纪始新世路特阶的产物。该区的新生代火山岩反映出,曲靖深断裂的走滑拉分不仅形成了曲靖、陆良、弥勒、开远等一系列盆地,其活动强度还导致新生代始新世路特阶的蔡家冲组火山岩的喷发,曲靖深断裂同小江深断裂一样,新生代活动显示为超壳深断裂。火山岩显著富集Cd、Pb、Zn等元素,综合考虑东川播卡等地深部发现同时期的富碱侵入岩及金矿床,该区火山岩显示的金矿、铅锌矿的找矿潜力值得关注。曲靖深断裂还与地震活动、热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油气资源、固体矿产等密切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