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地球科学   9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Ⅰ. 海滨盐沼泥炭的识别 根据地貌部位泥炭可分为滨海、潟湖型,河漫滩、湖泊型,山间洼地型三大类。其中滨海、潟湖泥炭的形成、发育和分布是研究海平面变动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首先要确定是否属于海滨潟湖型泥炭。  相似文献   
22.
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分步杂交法,建立了湄洲湾海域二维变动边界潮流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最大潮流分布、同潮时线与等振幅线、潮流椭圆、潮致欧拉余流分布及不同时刻潮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23.
塔里木盆地(简称塔,下同)西南凹陷古新世阿尔塔什组发育巨厚层海相石膏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是塔西南凹陷断续海侵环境下多期次蒸发沉积的产物。野外调查显示,该层海相石膏岩出现于皮拉里、阿尔塔什、麻扎塔格及大山口地区的阿尔塔什组露头剖面。石膏岩在凹陷内分布广泛,在西昆仑山前、南天山山前及麦盖提斜坡带均有发育且沉积厚度比较稳定。石膏岩中主要盐类矿物为石膏、硬石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石膏岩中尚含石盐、钙芒硝及含钾镁的硫酸盐等;石膏岩样品中石盐、石膏、硬石膏等多呈细晶或自形微晶,推测阿尔塔什组沉积期,古盐湖曾出现过富钾卤水;通过对皮拉里剖面石膏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该地区古新世古盐湖演化过程中出现2个相对富钾峰值。在古盐湖演化过程中,由于多期次特提斯海水的侵入,凹陷内部阿尔塔时期发育了碎屑岩—巨厚层石膏岩—碎屑岩的沉积韵律,古盐湖卤水表现为淡—咸—淡的变化规律。伴随着阿尔塔时期4次大规模的海侵,石膏岩沉积从西昆仑山前扩展到麦盖提斜坡地带,海侵范围也逐渐扩大。在阿尔塔什组顶部发育中厚层灰岩,显示在阿尔塔什组沉积晚期,塔西南凹陷沉积环境从●湖相逐渐向浅海相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24.
建立北黎湾及邻近海域二维潮流数值模型,重现该海域潮波及潮流的分布规律,计算得到m1分潮和M2分潮的同潮时线与等振幅线、潮流椭圆,m1与M2合成的潮致欧拉余流、最大潮流和不同时刻潮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25.
地面注浆技术在治理井筒破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兖州矿区鲍店煤矿主、副井筒发生开裂,在保证煤矿不停产的情况下,采用地面注浆技术加固井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正> 泥盆系及其统和阶界限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这些界限引起了对生物(化石)或沉积物(相)成分主要变化的观察。这些变化中有些明显地仅具局部或有限区域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变化证明可追踪到全世界,它们是由全球性事件引起的。下面那些与全球性事件相吻合的界限称为自然界限。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多源遥感数据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遥感模型中的尺度效应分析,选择满足最佳空间分辨率和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对中原城市群区域2001~2013年的ESV实现了逐年逐像元水平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应用于遥感模型输入数据的最适空间分辨率为30~1 000 m,相对于30 m尺度,其他尺度估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0.4%;结合年际动态监测的需求,选择了MODIS数据产品(空间分辨率500 m,时间尺度1 a)作为遥感模型的最佳数据源;研究区ESV总值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呈显著增长趋势,增速约为8.6亿元/a,但在持续增长过程中经历了3次波动,且表现得越来越剧烈;在空间上,研究区ESV多年均值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表现为从西南向东部递减的趋势。研究表明此方法简单易行,初步实现了区域ESV年际动态监测遥感模型的准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28.
选用1961—2020年辽宁省61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和天气现象数据,根据辽宁省气候特点,分别建立雨涝年景、干旱年景、低温年景、高温年景和暴雪年景评价指标,构建辽宁省综合气候年景评价模型,实现辽宁省雨涝、干旱、低温、高温、暴雪单要素气候年景以及综合气候年景的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近60 a辽宁省高温年景显著增强,低温和暴雪年景显著减弱,干旱和雨涝年景无显著变化趋势。综合气候年景存在15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20世纪80年代后为显著的准3 a年际振荡周期。经历史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灾情以及业务实际应用对评估结果检验表明,建立的年景评估方法较为合理,可用于辽宁省气候年景评价。  相似文献   
29.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controlled large wave flume experiments using fine-grained sediment from the Huanghe River Delta, exploring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sediment behavior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BBL) during wave-induced liquef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BBL in silty seabed is exposed to a progressive wave, goes through a number of different stages including compaction before liquefaction, sediment liquefaction, and compaction after liquefac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range and thickness of BBL.(2)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waves, first, the sediment surface has settled by an amount S(S=1–2 cm) in the course of wave loadings with an in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a thin high concentration layer formed the near-bed bottom.(3) Once the liquefaction sets in, the liquefied sediment with an ‘orbital motion' and the sub-liquefied sediment form a two-layer-sediment region. The range of BBL extends downwards and stopped at a certain depth, subsequently, develops upwards with the compaction process. Meanwhile, resuspended sediments diffuse to the upper water column.(4) During the dynamics process of the BBL beneath progressive waves, the re-suspended sediment increment ranked as sediment liquefaction erosion before liquefaction compaction after liquefaction.  相似文献   
30.
针对台风影响期间的河道设防标准提出1种新的计算方法(三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同时比较规范推荐的Pearson-Ⅲ方法以及其它几种适线方法的计算结果,在三维概率预测模型和单因素概率模型的比较过程中,阐述了三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在样本选取、多重致灾因素的选取、计算结果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