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球科学   13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2 毫秒
21.
通过组织切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受精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这一过程包括精子入卵、卵母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与融合,直到合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在受精的整个过程中所有观察过的受精卵都只发现一个精子形成原核,并最终与卵原核结合形成合子,由此判断牙鲆的受精方式是单精受精.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从理论上丰富海水鱼类的受精生物学基础研究资料,又可为生产中牙鲆染色体操作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采用牙鲆GHR基因5'端Promoter区的1个微卫星标记,对胶南和日照2个牙鲆养殖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探索该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牙鲆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群体在该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12和9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26和5.04个,多态信息含量为0.84和0.80.2个群体该座位的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均为正值,并没有显示出杂合子缺失,但各基因型分布频率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连锁分析中发现,在胶南群体中,IM基因型对应的个体在全重、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眼径形态学数据中均是最大的;在日照群体中,BC基因型对应的个体在全重、全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和眼径数据中均是最大的;而CJ基因型对应的个体在体长和头长这两组数据中是最大的.该结果为研究GHR基因的变异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探索将该基因作为生长遗传标记的可行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3.
24.
毛细管电泳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完善的一项新的分析检测手段。其中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应用得较为普遍。由于所需样品量少,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因此毛细管电泳技术被广泛用来分析和分离多肽,蛋白质,糖蛋白,寡聚核酸等物质(Siles et al.,1997; Leeds et al.,1996)。在国外已开始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来研究免疫球蛋白的稳定性(Dai et al.,1998),分析人血清蛋白的组成,并尝试作为临床诊断手段(Voelter et al.,1998),但这一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还未获得应用。通常鱼类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蛋白组分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鱼体免疫功能的水平。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来检测蛋白质样品,不但能够检测出样品的种类,同时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出各种蛋白质的含量,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作者第一次试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牙鲆血清蛋白的组成,并比较了在一定条件下血清蛋白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鲑鱼生长激素基因表达产物的促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生长激素用于促进鱼类生长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先后用哺乳类动物和鱼类本身的生长激素,通过体内注射、投喂和注射等方式导入实验鱼体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促进鱼类生长的效果[1,3,5,6,9]。80年代中期,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国外许多实验室从哺乳动物和多种鱼类中分离出生长激素基因,构建了可在工程菌中表达的重组质粒,实现了这些基因在工程菌中的高效表达和表达产物的有效分离。随后利用工程菌中表达的生长激素所进行的鱼类养殖实验表明,它们具有与天然生长激素相同的促生长效应[2,4,8]。与天然…  相似文献   
26.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 Ⅰ.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4年9月—1995年12月,在青岛近海采集37尾鲈鱼的生化样品,采用淀粉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2种电泳方法,分析了LDH、MDH、MEP、IDHP、PGM、G3PDH、AK、CK、ADH、SDH、G6PDH、GDH、PGDH、CAT、MPI、EST、SOD等同工酶在鲈鱼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脏、鳃、胸鳍等7种组织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同工酶表型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以期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以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7种同工酶由31个基因座位编码,其中Mep-1、Pgm-1、Sdh、Gdh、Pgdh、Mpi、Est-1、Est-4等8个基因座位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为25 8%。  相似文献   
27.
鱼类生长激素的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1985-1995年国际有关资料对鱼类生长激素的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进行综合评述。研究表明,已完成鳗鲡等9种鱼类生长激素的氨基酸组成与全序列分析及大麻哈鱼等20种鱼类的生长激素基因的分离与克隆,有些已在工程菌或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的调控机制与生长激素的活性部位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将外源的生长上入鱼体或将外源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受体鱼,以期促进生长,增加抗性,是生长激  相似文献   
28.
间接ELISA技术在病原性鳗弧菌SMP1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出血症的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SMP1为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测定了抗血清的工作浓度和对抗原的特异性,建立了在大菱鲆肝肾组织中检测SMP1的间接ELISA方法。SMP1人工感染大菱鲆,用建立的间接ELISA对大菱鲆肾脏和肝脏进行检测,结果肾脏的阳性检出率为87.7%,肝脏的阳性检出率为90%。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快速准确地鉴定由SMP1引起的大菱鲆疾病。  相似文献   
29.
雌核发育牙鲆同工酶基因的重组及父方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于1998年4、5月在山东省荣成市寻出水产公司养鱼场人工采集牙Ping成熟精卵,紫外线灭活精子遗传物质,冷休克诱导,获得雌核发育牙Ping。1999年5月收集57尾雌核发育牙Ping生化样品,采用淀粉胶电泳分析了LDH、IDHP、PGM、ACP、ADH、SDH、GDH、CAT等8种在野生种群中为多态的同工酶。结果表明,牙Ping雌核发育群体的Ldh-C、Cat两个基因座位发生了重组,基因座位与着丝点之间的重组率分别为52.6%和29.8%;Idhp-1有父方基因表达现象,说明雌核发育过程中父方基因可能在分子水平整合。牙Ping雌核发育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7.0%和0.035,远低于野生种群;研究表明,通过抑制第二极体排出获得的牙Ping雌核发子代尚有一定基因杂合,不能用于培育纯系。  相似文献   
30.
LIM类同源异形框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