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科学   5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基于GIS的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 ,介绍了可视化的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数据库构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技术路线 ,划分了国内外典型的诱震震例以及长江三峡地区基础地理、诱震地质环境和诱发地震前兆监测等相关基础信息的主要类型 ,确定了各类信息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 ,对各类基础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 ,建立了可视化的图形数据库 ;通过其相关属性信息的录入或转换 ,建立了各类图形相应的属性数据库 ;利用GIS技术 ,对图形数据库及其属性数据库进行了无缝集成 ,实现了图形数据与其相应属性数据间的可视化交互式查询、浏览、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2.
施野  张国安 《海洋通报》2015,34(3):260-266
依据1958-2006近50年海图资料,在GIS技术平台下,对海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不同时期水深数据库,对比计算不同时期河槽容积的变化,探讨近50年来流域来水来沙减少背景下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型河槽容积变化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南、北港冲淤变化趋势一致,整体上略有淤积之势,局部性波动明显;复式河槽的出现与南支主泓摆动、涨落潮流路分异关系密切,是长江口多级分汊格局形成的缩影。(2)南、北槽河槽演变在20世纪80-90年代呈现此消彼长特征,经过南岸边滩淤积,南槽主泓偏移,水流深切边滩,巩固沙体4个过程形成江亚南沙,长江口二级分流节点处地貌演变复杂,总体可归纳为上游沙体下移,沙体合并,水道消亡。(3)近期河槽演变受人工设施影响显著,来水来沙减少使河槽延伸减缓,南北槽分水分沙条件逐渐改变。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自采用电容电桥换能技术以来,使换能装置的灵敏度得到显著提高,在许多高灵敏的精密仪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电容换能器的长期稳定指标的报导较少。对于地球物理特别是地形变仪器来说,由于需长期连续观测记录,仪器的长期稳定性是很重要的技术指  相似文献   
37.
比利时菲利普王子一行在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蔡方柏、湖北省外办副主任孙跃华等人的陪同下,于1986年8月14日访问了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比利时驻华大使V.L.霍兰茨专程陪同菲利普王子进行了访问。 地震所所长朱煜成向比利时贵宾详细地介绍了中、比科学技术合作的情况和研究所的概况,并就菲利普王子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然后,比利时客人在朱煜成所  相似文献   
38.
在断层带观测到的地震运动有时出现与地震相关的独特变化。一些研究者已经指出,可能是断裂带及其邻近灵感地反映了周围地区的应力变化。为了考察六甲断层系应变变化扔特点,介绍了大月断层断裂带上六甲-都留加大台站的潮汐形变。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将InSAR用于检测地表形变(地壳形变和火山形变)和地震研究取得的成果与相关问题,以及它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长江口水域悬沙浓度时空变化与泥沙再悬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variations over a year period is presented using the data from 8 st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together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hydrodynamic regimes of the estuary. Spatially, the SSC from Xuliujing downwards to Hangzhou Bay increases almost constantly, and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inner estuary shows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 while in the outer estuary it shows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than in summer, and the magnitude is greater in the outer estuary than in the inner estuary, greater in the Hangzhou Bay tha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The sediments discharged by the Yangtze River into the sea are resuspended by marine dynamics included tidal currents and wind waves. Temporally, the SSC shows a pronounced neap-spring tidal cycle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mechanism, it is concluded that wave and tidal current are two predominant factor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SSC, in which tidal currents control neap-spring tidal cycles, and wind waves control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ratio between river discharge and marine dynamics controls soatial distribution of S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