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球科学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为研究区,构建了适合紫色土地区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该模型以20m×20m栅格为空间步长,以10min为时间步长,定量分析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水土流失程度,模拟了各时段每个栅格次降雨侵蚀产沙过程,计算了每个栅格次降雨径流量、侵蚀量与沉积量,并且运用递归算法计算出整个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量,模型能够评价流域下垫面各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进行了模型的检验,模拟过程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2.
"桃江式"锰矿系我国中奥陶系沉积锰矿典型代表矿床,本文通过对桃江县响涛源锰矿区褶皱构造特征分析,初步认定响涛源锰矿区褶皱归属安化—宁乡—浏阳东西向褶皱带,为漫长地质年代受南北挤压力形成。矿区二、三级褶皱的频繁发育,严重影响勘探成果的精度及矿区开采。  相似文献   
83.
基于舟山多年风浪资料的近海海浪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舟山海洋浮标站和附近海岛自动测风站环境风场多年资料,采用空间平滑和时间平滑方法做资料预处理,综合分析风力大小、风向、潮汐和浪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平均风力等级大小和平均浪高之间呈准线性关系,风大浪也大;同一等级风力情形下,浪高是以平均值为峰值的多等级离散分布;且与风向密切相关,即北风和东风浪大,南风和西风浪小,其中东风浪最大,这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在潮汐和浪高的关系中,大潮汛期间浪高稍大于小潮汛浪高,差值很小,显示潮汐对浪高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建立回归拟合方程,并通过应用检验。此研究结果对本地海浪经验预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有益的修正,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基于共轭梯度算法对欠定线性目标函数进行求解。 为改善目标函数的多解性、 消除多余构造信息影响, 引入粗糙度系数矩阵; 为克服“趋肤效应”, 更好地反映地质体的真实形态, 在模型目标函数中引入深度加权函数; 为更好的反映地质体的某些尖锐构造和边界, 本文对目标函数添加了基于最小支撑泛函的聚焦反演约束。 通过对多种模型的计算, 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重力资料地下密度反演中去, 得到了较好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85.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多重处理的算法,从卫星云图提取定量信息,定量描述副高强度和演变趋势,并应用于预报业务。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具有客观、定量、自动等优点,在实际使用中可客观定量地跟踪和预报副高演变,对做好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6.
针对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利用流域的水文参量和气象参量作为自变量,探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洪涝预报方法。以西江流域梧州市1971~2003年超过警戒水位(17.0m)共125次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的水文参量和气象参量作为预报因子,对数量众多预报因子采用自然正交分解(EOF)方法,浓缩大量因子的有效信息,建立了西江流域梧州洪涝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报模型历史拟合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21%,平均绝对误差为0.43m,预报结果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34%,平均绝对误差为0.45m,预报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实际的洪涝预报中。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舟山市1994~2003年的测风站资料统计了突发性冷空气大风的发生规律,是以中路冷空气为主,主要发生在11月到3月。通过t统计分析,认为与冷空气大风关系密切的物理量主要有各层风速、低层的温度梯度、地面的气压梯度等,因此主要从这些物理量中选取预报因子。用SVM方法建立预报模型,结果证明SVM方法确实适合小样本建模,有较好的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88.
2004年7月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雷  赵海林  张蔺廉 《气象》2005,31(11):65-68
对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两次强对流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高、低空西南急流适宜配置而引起的高低层动力场的耦合是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条件,强对流发生在低层露点锋区及低层水汽通量和散度辐合、高层则相应辐散的大值区域.高低层相对散度正值越大,其所产生的雨量也就越大.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弓状回波的后侧出现下沉入流急流,相应速度图上的速度值越大,回波移动速度越快,预示着所造成的地面风力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89.
90.
地下水砷污染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含砷黄铁矿等含砷矿物以及岩石矿物附着砷等天然来源,同时从气候、环境地质以及水化学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封闭的地形地貌、断裂凹陷等外部环境有利于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同时含水介质性质、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地下水中pH值、Eh值、不同的无机和有机组分对砷在地下水中迁移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从砷的“来源—影响因素—影响过程—高砷形成”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砷污染的成因模式,对砷中毒病区的环境问题调查与地下水砷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