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科学   1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等因素影响,成岩过程压实和胶结作用强烈,储层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大的特点.利用AS油田长61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圈定相对优质储层,分别进行了区块长61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别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成岩储...  相似文献   
92.
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格局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4方面,构建设施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和三维模拟技术,探讨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差异特征。由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得出,不同类型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服务水平最高,艺术馆最低。由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分区可知,54.96%的街道处于低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空间特征如下: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服务水平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沿核心到外围递减,并且核心区较高,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偏低;服务水平空间分异趋势明显,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均呈倒“U”型趋势,并且东西方向相对于南北方向变化较为平缓,由西到东微弱上升;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弱;文化设施等级与服务水平基本相匹配,高等级设施占比较多的城区设施服务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93.
李鹏  刘殷  孙颖 《城市地质》2016,(4):24-28
研究区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颗粒粗大,易接受补给,地下水固有防污性能处于差和较差,地下水水质整体良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孔隙度、弥散系数进行了率定,利用GMS中的MT3DMS模块建立了溶质运移模型。选取COD作为模拟指标,根据模型对水厂投产30年后两种不同情景方案下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工况和处理流程出现故障两种条件下,再生水厂对周围地下水环境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重点研究区内地下水模拟浓度远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污染物浓度虽低,影响距离却很远,因此要建立覆盖全厂区的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避免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94.
正近年来,辽宁省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辽宁省将依托县(市)城、新城、新市镇和产业集群建设,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那么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增减挂钩政策解决了哪些问题,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95.
赵小阳  孙颖 《测绘通报》2016,(2):116-119
在大数据背景下分析了国内各主要城市大比例地形图更新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存在地形图变化发现难、成本投入持续增多、历史数据挖掘不够充分、数据库建设与实际应用脱节、地下空间信息未表示等新问题,结合广州市近年工程实践,提出了利用多源数据、历史数据挖掘、开发综合缩编软件和开展地下空间设计普查等关键技术,优化地形图更新模式及手段,拓展地形图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6.
1999年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物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颖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3,61(4):406-420
文中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1999年东亚夏季风及与其相联系的雨带异常活动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由于1998年春季至1999年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出现了近20 a最强的异常暧海温,该地强异常海-气相互作用的维持使得这种局地的热力强迫成为1999年东亚夏季风和降水异常的最主要外强迫机制,并使得1999年的季风活动和降水分布有别于一般的统计情形。从1998年秋到1999年,由于热带大气对南海-西太平洋暧海温所诱发的局地强加热的响应,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所出现的Gill模态的异常环流分布从冬季一直发展到夏季,并因此在海洋和大气之间形成了局地的强烈正反馈,不仅使得异常环流得以持续发展,而且也使得暖海温得以维持,成为影响1999年环流异常的最强前期信号。随着从冬到夏的季节演变,大气基本态对上述持续性异常环流的影响导致了冬、夏异常环流呈现出不同的纬向非对称,诱发了盛夏期间东亚到北美沿岸的遥相关波列。在东亚沿岸异常气旋性环流的影响下,大尺度异常东风在东亚沿岸的维持形成了极不利于季风西风在南海北部转向的条件,导致了季风在中国东部北进的异常偏弱和低纬西风转向位置的异常偏东。  相似文献   
97.
1997年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在汛期降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7年逐日降水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T63再分析资料,详细讨论了中国汛期降水及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异常特征及其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该年中国夏季降水及东亚夏季风活动均表现了突出的异常,东部雨带长期滞留在江南、华南一带,夏季风向北的推进很弱,主要活跃于较低纬度,最北仅至35°N,未能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建立,比起气候意义下夏季风北进的最高纬度偏南1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夏季风异常是主要雨带异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候大雨带的建立和北推均与季风的建立与活跃密切相关。进一步对大尺度水汽场的分析表明,夏季风的活动明显改变了大尺度水汽输送及辐合,进而影响和制约了主要雨带的分布。夏季风爆发后,南海及中国大陆的主要水汽输送源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孟加拉湾和热带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到南海后,再从南海输送到中国大陆。而季风的活动同时也制约了强水汽辐合带的出现,其在低纬的维持为雨带长期稳定于南方地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8.
1998和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条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孙颖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2,60(5):527-537
应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JTWC)的资料 ,研究了 1998和 1999年西北太平洋 (WNP)热带气旋 (TC)的活动 ,发现这两年具有较为相似的异常特征 :台风个数明显偏少 ,台风的生成源地显著偏西。对导致这种异常的大尺度条件场的分析表明 ,1998和 1999年的台风季季风槽、垂直风切变、海平面气压等因子的分布都不利于台风在WNP东部海域的生成 ,因此是导致这两年台风偏少和生成源地异常偏西的重要原因。其中 ,季风槽的异常偏西及在盛夏的异常偏北对TC的异常活动产生了主要影响。对低纬大气环流异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WNP地区的环流异常是导致季风槽和垂直风切变场异常的主要原因 ,而 1999年异常环流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低纬大气对印尼附近异常热源强迫的响应所致。由于该热源的存在 ,在其东侧 (WNP地区 )激发出东传的Kelvin波 ,而相应的异常风场则表现为低层盛行异常东风 ,而高层盛行异常西风 ,因此造成了WNP东部和西部海域垂直切变场的近乎相反的变化。同时 ,由于低层异常强的东风不利于季风西风的向东延伸 ,从而使季风槽明显偏西 ,未到达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气旋频发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对测绘人才资源现状的分析,从影响测绘生产单位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策略的因素出发,研究探讨如何选择测绘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0.
模型储罐三维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式钢制模型罐,进行了三维地震激励和一维地震激励振动台的动响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储罐在三维地震动激励下的反应与一维激励相比,加速度反应、罐壁的应变反应、储罐提离反应具有较明显的放大效应。位移反应在不同地震激励下,其放大效应不同,El Centro波激励下各测点三维激励下位移较一维激励下位移放大明显,Taft、天津波激励下各测点三维激励下位移较一维激励下位移有放大也有缩小,幅度均不大。由罐壁测点加速度功率谱分析表明:一维激励其峰值频率区域较为集中,主峰突出,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区;在三维地震激励下,频率峰值区域明显拉长,峰值点模糊,频率成份十分丰富,表现出多主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