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科学   1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褐藻酸降解菌引起海带病烂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年来 ,科技工作者为解决海带 (Laminariajaponica)病烂[1]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从中不难看出 ,海带的病烂是由多方面引起的 ,致病的原因也非常复杂 ,其中微生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陈等1981 ,1984年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 ,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藻体上的主要附生细菌 ,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参与海带的腐烂过程 ,导致烂苗或掉苗。本实验用褐藻酸降解菌对正常海带进行人为感染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观察 ,比较感染海带各组织内细胞结构的变化 ,以及感染菌存在的位置、菌量的多少等 ,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2.
对城市绿化修剪草与污水厂污泥消化联合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了10%,20%,30%,40%和50%共5个修剪草与污泥的干基投加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修剪草投加量的增加污泥消化系统的产气率亦随之增加,当修剪草投加比例为50%时,消化系统产气率可达348L/kg.TS,与不加修剪草相比,产气率增幅达到30%,修剪草与污水厂污泥消化联合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比较了胰酶消化法、网搓法和机械研磨法3种方法对获得游离日本蟳精子的效果。对获得的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用曙红Y进行染色,检测精子的存活率。使用7种不同稀释液、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Y)、1,2-丙二醇(PG)为抗冻保护剂,在6种不同的降温程序下,对日本蟳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后在不同的温度下解冻复苏精子。实验结果表明:3种精子获取方法中以搓洗法的实验效果最好,胰酶消化法的效果次之,最差的是机械研磨法。其中搓洗法中以500目的筛绢效果最好,精子密度达2.56×10~(13)个/mL。日本蟳精子冷冻保存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液以去钙人工海水、抗冻保护剂以5%DMSO、平衡时间20 min、降温程序P-1(0℃平衡20 min;-5℃/min降至-80℃;-80℃平衡5 min;-20℃/min降至-180℃;然后置于液氮中保存),水浴解冻37.5℃的效果最好,精子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4.
3种赤潮微藻对UV-B辐射处理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始终表现出抑制效应,而低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对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刺激作用,高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对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仍然显示出抑制作用。UV—B辐射对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96h半抑制剂量分别为1.63、2.34和2.58J/m^2。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赤潮微藻的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是不同的。(2)不同的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3)与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最敏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响应变化最不明显。3种赤潮微藻SOD活性的变化是指示UV-B辐射增强的优选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4年2月和5月应用AODC、DVC、HPC和TC法测定了渤海湾近岸海水的细菌丰度。其中AODC值变化范围为(5.3~192.0)×108/L个,DVC值为(3.8~122.0)×108/L个,HPC值为(2.00×104~4.95×107)/L,TC值为(0~>11 000).L-1个。海河口附近细菌丰度高于其它海域,说明该海域细菌分布受海河排污影响很大。同一海水样品的各细菌计数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935,P<0.01)。研究海域细菌丰度高于国内其它海区,海水受到的污染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07.
蒽对扁藻和盐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多环芳烃蒽对盐菏和扁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交蒽对2对海洋微藻的72h半抑制剂量分别为30.2μg/L和17.2μg/L,说明扁藻对蒽的毒性胁迫表现更为敏感。对2种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表明,盐藻SOD活性明显高于扁藻的SOD活性,且在蒽的胁迫过程中下降幅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108.
海带多酚的产生与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探讨了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海带体内多酚含量的变化 ,并分析了多酚含量的高低与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抗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海带体内多酚含量急剧上升 ,并且这种变化具有普遍性 ;多酚含量的急剧上升只发生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阶段 ;海带体内多酚含量的高低与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的抗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多酚类化合物在海带抵抗褐藻酸降解菌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青岛、威海水域夏冬季表层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岛、威海水域夏冬两季表层沉积物中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的16S rDNA 片段,并构建其相应文库.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并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细菌分别属于11个主要细菌门类,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omycene)、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l)、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屈挠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梭菌门(Clostridiales).其中变形菌门是主要类群,且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占优势.与QD2站位相比,QD1站位沉积物细菌多样性随季节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PBDEs)具有持久性、高生物蓄积性和高生物毒性等特征,它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并呈现出浓度不断增加的趋势,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威胁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PBDEs的来源、特性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含量分布和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并对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PBDEs在海洋环境中的研究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